人工智能產業是上海市政府大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上海市的重點產業之一。政府給予了該產業充分的支持和重視,通過投入資源和資金,推動人才培養、科研創新和企業發展。接下來,啟信寶就以上海人工智能產業為例,向大家展示啟信產業大腦實現產業洞察的路徑。
上海市人工智能規模分析
近年來,上海市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迅速,目前已經擁有4792家相關企業,其中優質企業數量眾多。該產業涵蓋了88家上市公司、51家新三板企業以及819家總部企業。在創新主體中,高新技術企業共計1916家,占據了總企業數量的40%以上。
就企業數量而言,近五年上海市人工智能產業保持了總體上升的趨勢,平均年度增速為1.5%。盡管增速相對較為緩慢,但上海市的產業結構和企業質量較高,為人工智能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上海市人工智能產業鏈分布
上海市人工智能產業鏈企業分布較為完備,主要集中在下游應用層,特別是自動駕駛、智能制造和智能交通等領域。上游基礎層企業數量達1016家,智能計算集群和云計算為優勢環節。然而,在中游技術層,尤其在語義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缺乏領先布局。整體而言,上海市人工智能產業鏈具備較好的發展基礎,但仍需要加強中游技術層的創新和布局。
上海市人工智能產業空間布局
根據上海市人工智能產業的空間布局分析,相關企業主要集中在浦東新區、閔行區和嘉定區。其中,浦東新區擁有1204家企業,占比達到25.45%,顯示出該區域人工智能產業的聚集性較高。其次是閔行區和嘉定區,分別擁有511家和496家企業。這些數據表明,上海市人工智能產業在空間分布上呈現出一定的集聚趨勢,各區域都在積極發展和推動該產業的壯大。
上海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研判
從重點環節來看,在上海市的人工智能產業中,智能交通、智慧家居、智能制造、智能安防和可穿戴設備等領域的發展表現較為突出。這些領域的企業數量占據了總數的36%,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的具體應用層面。近3年來,智能交通、云計算、大數據平臺和可穿戴設備等領域展現出較強的發展活力。這些領域的企業持續推動著人工智能產業的進步,為上海市的創新與發展貢獻著重要力量。
從產業創新水平來看,在上海市的人工智能產業中,創新主體數量眾多,共有2482家企業產生了發明專利。上海市的人工智能產業在專利方面表現出色,總共擁有272631件專利,其中發明專利占比達到72.8%,共有198474件發明專利,授權的發明專利數量為7207件,占比為27.6%。這表明上海市人工智能產業的創新含量較高。
從產業投資情況來看,在過去的五年中,上海市的人工智能產業內企業進行了10810次對外投資,涉及3150家企業。平均每百家企業對外投資次數為226次,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對外投資的企業占當前企業總數的比例為65.70%,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與此同時,上海市人工智能產業內企業共獲得了7750次外來投資,共有4168家企業受益。平均每百家企業獲得外來投資次數為162次,同樣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獲得外來投資的企業占當前企業總數的比例達到87%,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
這些數據表明,上海市的人工智能產業在吸引外部投資和對外投資方面表現出較高的活躍度。企業對外投資和外來投資的頻次和規模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進一步促進了產業的發展和創新。
總體來看,上海市人工智能產業已具備一定規模和競爭力,但在產業鏈成長性方面有待進一步提升;上海市已形成完整的人工智能產業鏈,企業主要分布在下游人工智能應用層,產業鏈中的部分環節具備較大優勢。
啟信寶·啟信產業大腦以公開公示數據為抓手,疊加知識團隊的深度行業認知,匯集2.3億企業27大類、1000小類維度數據,形成基礎型數據庫、知識型數據庫兩大數據庫。從數據歸集、治理到工具設計、迭代,啟信產業大腦能夠持續滿足產業鏈分析、供應鏈招商引資工作開展需求,為用戶提供產業現狀分析、優弱勢環節研判、優質企業名單,助力地區招商項目落地,實現產業結構優化,推動經濟快速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