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咸寧日報《文明創建紅黑榜》欄目刊發《“門前四包”,如何落實到位?》,市農業農村局因門前“臟亂差”上了黑榜。
4月26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市農業農村局,發現這里有了很大的改變:
【資料圖】
最明顯的,是由亂停亂放嚴重轉變為如今的停車規范有序。不僅利用空余地段增設了停車位,還新施劃了摩托車停放車位。同時 ,及時對違停車輛進行了勸停和挪車。
“我們還在消防通道和禁停區域擺放了禁停標志,對不聽勸阻違停的進行通報批評。”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高寶紅介紹,通過這些舉措,進一步規范了車輛停放。
記者在該局大樓前轉了一圈,發現之前垃圾遍地的現象有了顯著改觀:破損的、垃圾外溢的垃圾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幾個嶄新干凈的垃圾桶;道路上的零碎垃圾找不到了,就連落葉都少見;綠化帶內藏著的垃圾也沒了蹤影,只剩滿眼的綠色。
此外,大廳里的“門前四包”責任崗位上,能看到有專人負責。
短短時間,這里如何由“臟亂差”變“潔凈美”?
高寶紅介紹,報道刊發后,市農業農村局黨組高度重視,對報道的問題全面整改。同時,從四個方面入手,做好常態長效管理,真正將“門前四包”落實到位。
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了由局黨組成員牽頭負責的工作專班,負責“門前四包”日常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工作。組織各科室、各有關單位負責人,全員參與“門前四包”工作,要求全體干部職工人人參與、人人行動,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明確工作職責,共建共享美好環境。
責任到崗到人。印發通知和責任表,每天定時安排人員,把“門前四包”工作明確到崗到人,做到有安排、有部署、有督辦,切實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加大資金投入。針對車輛停放不規范、不好管理、擠占停車位等問題,計劃安裝兩處道閘設備,對局內車輛全面進行登記,規范管理。定期對公共設施、環衛設施設備進行檢查,及時修理更換。
嚴明紀律要求。組建督查專班,定期對“門前四包”工作進行督促檢查,每月對“門前四包”工作情況進行通報。對檢查發現工作推諉不落實、車輛亂停亂放等問題,視情況給予通報批評。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魏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