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通山旅游異軍突起,文旅品牌越擦越亮,榮獲了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和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等國家級榮譽。
通山縣人文歷史悠久,旅游資源豐富,歷史傳承有漢戲、采茶戲、山歌、神歌、山鼓、李闖王傳說故事等特色民俗文化,通山木雕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入選省級名錄的有8項,在全省縣級中名列前茅,有11個傳統村落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境內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九宮山、國家級地質公園隱水洞、國家級濕地公園富水湖、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闖王陵、王明璠府第、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石門村等一批國字號旅游資源,以及以冷水坪為代表的紅色旅游資源,鵝公頸網紅瀑布、山界鄉村風情等一批特色高端旅游資源。
(相關資料圖)
今年是通山縣委確定的“項目建設比拼年”,為此縣文旅局謀劃建設了哪些項目呢?近日,縣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徐能林給出了答案。
徐能林介紹:“縣委三級干部會召開后,我局緊緊圍繞‘項目建設比拼年’的工作要求和文旅事業發展實際謀劃了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文旅項目。”
在文物保護方面,該局啟動了節山大夫、圣廟、江源村古民居王氏老屋、譚氏宗祠等一批省級文保單位修繕和消防工程,通過系統全面的文物非遺保護措施促使文物非遺“活起來”,并串珠成線打造文物非遺旅游路線,使其成為通山一張靚麗而獨特的旅游名片。
在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該局以舉辦2024年第三屆市運會為契機,謀劃建設一批高端的綜合體育場館,并進一步完善全縣體育場館布局,新建一批鎮、村級全民健身示范工程。
在旅游產業發展方面,該局力爭做好大幕山文旅綜合開發、三界谷溯溪康養旅游區、石門天池、船埠溫泉、坳坪游客中心、漁趣樂園等6個投資過億元項目的指導跟蹤和對接服務工作,促成項目盡快落地,推動通山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縣委三級干部會上,縣委提出建設“國家全域旅游強縣”,并給文旅人出了一道“做強全域旅游、旅游富民考卷要出新”的考題,文旅局準備如何答好考卷呢?
徐能林表示:“縣委提出‘建設國家全域旅游強縣’,并印發了建設國家全域旅游強縣實施方案,為我縣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機遇、發展機遇,文旅人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全系統干部將秉承‘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的工作思路,全力答好做強全域旅游強縣考卷。”
提檔老景區。去年,九宮山景區成功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該局計劃一鼓作氣全面推進九宮山景區創建國家旅游度假區步伐;龍隱山景區已順利通過省文旅廳組織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質量評價專家評審,今年5月將正式接受國家4A級景區驗收,該局正在持續跟進龍隱山景區4A級現場評定驗收前期準備工作,如果順利,通山縣將有國家4A級景區3家,3A級1家,2A級5家,A級景區質量數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做活鄉村旅游。該局將搶抓市委推動“萬千百”工程建設機遇,以鄉村旅游發展規劃為藍圖,在“通大”“通九”等主要公路沿線按實際需要建設旅游驛站,不斷完善鄉村旅游各類基礎設施,發揮鄉村旅游協會作用,力爭在每個鄉鎮至少打造1家以上的精品民宿,推選2至3道地方特色名菜,培養一批鄉村旅游人才,不斷提升鄉村旅游服務品質。
推進文旅深度融合。該局將按照“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根據景區自身文化內涵和底蘊,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景區,如重點推介九宮山康養和道家文化,突出闖王陵廉政文化。同時,開展文化進景區活動,把采茶戲、山歌、山鼓等地方文化元素植入旅游,為旅游注入獨特的文化元素。
(通訊員 周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