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科技信息服務在國家創新發展、國家安全和戰略決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浪潮席卷而來,我們將如何開辟新路徑、推進新融合、拓展開放新局面?
圍繞科創時代提出的新要求,由國際科技信息中心聯合愛思唯爾Elsevier、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聯合主辦的“新型科技信息服務支撐國家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戰略研究論壇將于4月28日在中國深圳·光明天安云谷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深圳市人民政府與光明區領導將出席本次論壇致辭。
論壇云集國內外行業專家、大學教授、科技行業代表,采用主題演講+高端對話的形式,共同聚焦“科技資源服務體系”和“科技情報(信息)服務探索”,以前瞻視野共話行業發展未來。
國際科技信息中心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批復建設的重點項目,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重要一環,由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牽頭統籌,下設科技信息情報中心、科技文獻服務中心、未來產業研究中心、數據基礎設施中心四個業務板塊。門戶網站(www.itic-sci.com)于2022年底正式上線,目前可向深圳市科研人員免費提供全球頂級期刊文獻全文的實時獲取。首度開放愛思唯爾、科睿唯安、施普林格·自然、約翰威立四家國際頂尖學術出版商提供的6大外文數據庫,實現亞洲首個科技文獻數字資源的城市級覆蓋。
國際科技信息中心致力于打造涵蓋基礎設施、科技文獻、科學數據、情報信息、高端智庫、智能服務等體系的“科技超腦”數智平臺,持續為全市科研人員提供最前沿最普惠的文獻情報、科學領域數據庫等服務。
“新型科技信息服務支撐國家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戰略研究論嘉賓陣容:
中方嘉賓介紹
(按姓氏筆畫為序排列)
鄔書林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曾任中宣部出版局處長、出版局局長、副秘書長兼改革辦主任,新聞出版總署黨組成員、副署長,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劉細文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任,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特聘崗位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理事。
許倞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主任。長期從事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組織管理,組織國家技術預測和科技發展戰略的制定。歷任科技部重大專項辦公室主任,科技部創新發展司、戰略規劃司司長。
楊衛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榮譽委員、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司庫,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浙江大學教授,中國科協聯合國咨商開放科學與全球伙伴專委會主席(CCOS)。
張紀臣研究員,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入選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優秀出版人物獎。
林麗穎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國際出版商協會版權委員會委員、民進北京市副主委、開放科學促進聯合體常務副秘書長。
趙志耘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研究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理論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現任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外方嘉賓介紹
(按英文首字母為序排列)
安德斯·卡爾森(Anders Karlsson,Ph.D) Karlsson博士是愛思唯爾全球戰略合作網絡副總裁,2012年加入愛思唯爾,負責支持世界各地學術和政府機構,共同提高科學研究和創新能力。加盟愛思唯爾前,曾在瑞典駐日本使館擔任科學與創新參贊。
李統胤(Peter Lee,Ph.D) Lee博士是愛思唯爾學術期刊副總裁,Cell細胞出版社Immunity期刊主編,同時負責一系列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環境科學期刊的管理。 Lee博士還負責促進大中華區地區科技出版行業的國際合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