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森林已建成4條生產線,今年預計產值4億元;今麥郎飲品引進了一條全世界最快速的飲用水生產線,建成投產后,年總產值可達5.5億元……今年以來,我市食品飲料產業呈現井噴式發展。
食品飲料產業作為我市主導產業之一,始終將培育壯大飲料、農副產品加工和特色食品作為重點,促進食品工業由小變大、由弱轉強,現已形成門類齊全的食品飲料工業產業體系和上下游配套完整的產業鏈條,有力推動著我市經濟發展。
目前全國有近400個飲料品牌產品在我市生產,世界飲料生產基地初具雛形。去年,全市食品飲料全產業營業收入321億元。
(相關資料圖)
成績固然可喜,但我們也要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短板與不足。
從外部環境來看,西南、華東地區優勢明顯,依舊是食品飲料企業發展“聚集地”,且更多的食品飲料企業開始尋求供應鏈上的“內功”,對落戶地要求高。就內部條件分析,一是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仍有欠缺;二是企業發展仍存在成本增加、融資困難等問題;三是引才、留才上存在問題。
困難雖多,但只要我們不斷開拓創新思路,以一個個務實舉措,補齊一項項短板弱項,終將推動食品飲料產業邁向新高度。食品飲料產業到底該如何實現轉型升級?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培育產業生態。把培育食品飲料產業園作為食品飲料產業發展的最重要載體,統籌規劃食品飲料產業布局,做好從食品飲料原料到產品包裝等配套服務,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并不斷培育產業生態,以產業生態構建產業終極競爭優勢。
優化鏈條服務。依托市食品飲料產業聯盟機制,利用空間資源,做好食品飲料產業土地規劃,并繼續組織優勢力量,對標先進地區一流營商環境,用心用情用力完善服務機制,促進產業鏈整體素質提升,推動食品飲料全產業鏈招商企業落地。
提高創新能力。充分利用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和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凝聚食品產業產學研融協同創新力量,推動食品行業技術創新,同時加強對食品產業創新型人才工作的統籌規劃和分類指導,著重培養高層次技術型創新人才,提高食品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
建立專項基金。結合金融部門,建立專項產業基金,定向扶持食品產業對食品飲料產業實現貸款貼息資助、市場拓展獎勵、電商應用獎勵等方式全面助力產業升級。
推動融合發展。把吃玩游購有機結合、無縫搭配,結合綠色公園城市建設,把食品飲料產業工業旅游整體規劃開發。推動食品飲料產業成為咸寧餐旅和零售實業的新增長點。
食品飲料產業鏈條長、行業跨度大、關聯度高、帶動作用強,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的產業。我們應以“慢不得”的緊迫感、“等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以更敏銳的思想、更敏捷的行動、更高效的舉措,加快推動食品飲料產業實現轉型升級,為咸寧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宋文虎 通訊員 朱睿 伍肇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