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黨的二十大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咸寧將人民城市建設的工作要求轉化為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的務實行動,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件事接著一件事辦,“我們的城市”日新月異。如今,幸福提質的“現代城”、持續霸屏的“咸寧藍”,讓這座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標簽愈加鮮明。
今起,咸寧日報推出《我們的城市》專欄,記錄這座城,展示這座城,解讀這座城。
因采用頂升橫移技術“空中漫步”而備受矚目的丹桂橋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項目負責人、咸寧市城市建設提質攻堅年輕干部研習班學員肖強,天天蹲在橋頭盯細節:看路緣石是否打磨平整,看勾縫是否處理好,看綠化帶里的植株是否影響駕車人視野……
有些工人改了一遍又一遍,忍不住問肖強“是不是故意挑刺”。肖強說,我們現在都要轉變觀念,要用“家裝”的理念搞城市建設,必須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摳……
凝心聚力塑精品。3月1日,我市成立城市建設“提質攻堅”指揮部,正式打響城建提質攻堅戰,城建系統干部觀念和行動悄然變化。日前,記者就此進行深入采訪。
構建“大城建”格局
“完成‘小城建’向‘大城建’轉換。”市城市建設提質攻堅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開門見山,我市成立指揮部的初衷是為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提供新支撐、作出新貢獻,確保全市城建項目建設形成合力,避免因部門分工不同造成項目建設出現“九龍治水”局面。
城市建設事關民生福祉、城市發展。近年來,我市城建系統突出補短板、強功能、提品質,城市綜合承載力日趨增強,但與城市高品質建設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盼仍有差距。
加強統籌、聚合力量是我市城建提質攻堅戰的首要任務。指揮部意在構建起分工明確、運轉高效的監督、協調、管理體系,各成員單位、各組組長根據分工各負其責,把項目擺在一起、問題擺在一起、資源擺在一起,實現全市“一盤棋”,推動項目“跑起來”、發展快起來。
“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市民打造高品質生活新空間’。”該負責人介紹,提質攻堅的路徑是進一步做好項目建設全周期管理,讓項目建設從“規、建、管”向“策劃、投資、規劃、建設、運營”轉變。通過高站位策劃、高標準設計、精細化施工,不斷提升城建項目品質,塑造一個又一個市民認可的精品。
搭建“大研習”平臺
市城市建設“提質攻堅”指揮部成立后,隨即向市住建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城管執法委、咸寧城發集團等城市建設系統單位發出通知,要求各單位擇優選擇一批年輕干部設立咸寧市城市建設提質攻堅年輕干部研習班。
“我要報名。”“我來報名。”3月7日,市住建局發出自薦報名參加研習班的通知后,報名的年輕干部絡繹不絕。其他3家單位也出現同樣的場景。短短兩天的時間,通過自薦報名、單位推薦、組織篩選相結合的方式,第一期研習班30名年輕干部名單全部敲定。
“對于我們年輕人來說,這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當然要爭取。”市住建局城建科新入職的徐永釗認為,加入研習班可以全面提升實干能力。
據了解,研習班設計了“大培訓、大調研、大觀摩、大考察、大競賽、大練兵”等,可以聽到各領域專家學者關于城市建設的專題授課,可以到發達地區考察學習,還可以參與城建領域重大事項調研、跟班學習等。
一個多月來,研習班學員參加了兩期“城建大講堂”,一次到宜昌市參觀學習,多次列席和觀摩城建項目周調度及設計方案研究等重要會議,學員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市城管執法委年輕干部張冰說,研習班加速了自己對現代城市建設品質提升的理解和領悟,見證了指揮部機制下,項目建設調度、跟蹤、督辦不斷提速增質。今后將增強學習緊迫感,力爭做一名懂城市、善建設、會經營的專業型干部。
實施“大提升”行動
3月28日,記者走進設在市住建局的咸寧市城市建設提質攻堅指揮部辦公室,綜合督辦組成員夏建華忙著給按期完成進度的項目貼上小紅旗。
“倒排工期、掛圖作戰。項目按時完成的貼紅旗,正在進行的貼黃旗,進度滯后的貼黑旗。”夏建華說。
記者看到,辦公室立著3個大白板,分別是“2023年度咸寧市城市建設提質攻堅專項工作推進表”“2023年度市本級政府投資項目(新建)推進表”“2023年度市本級政府投資項目(續建)推進表”,密密麻麻寫著各類項目,分別貼著紅旗和黃旗,沒有看到黑旗。
“項目實行‘周調度、月通報、季考評、年考核’。目的是做好全周期管理,不斷提升品質、塑造精品。”綜合督辦組組長、市住建局副局長趙敏說。
“‘臟亂差’地塊整治進展一周一匯總,一月一通報。大家都有‘比學趕超’的意識。”市城管執法委城區“臟亂差”地塊綜合整治工作責任人阮家傳坦言。
他說,自3月14日啟動以來,一刻也不敢松懈,市中心城區主次干道147處“臟亂差”地塊要在9月底前清理完成,目前已啟動68處,34處完成地表清理,16處達到銷號標準。
眼下,市城區政府投資城建新開工的29個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續建的25個項目已完成6個,5個提質攻堅專項工作也在穩步推進中。(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莉敏 賀春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