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上午,來自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的全昌華、王社會等兄弟四人一大早出發,驅車數百公里,將一面印有“為民解憂暖人心”的錦旗送到通城縣公安局沙堆派出所。在派出所的院子里,他們終于見到了尋找31年的叔叔全宏坤。當這一家人相擁而泣時,他們不會想到,這場遲來了30多年的團聚,還得多虧派出所民輔警處理的一起家庭糾紛。
因大吵一架,輾轉流落通城
3月5日9時許,沙堆派出所在處理一起家庭糾紛時發現,當事人“劉云”無法提供身份證件。根據“劉云”自述的信息,派出所民警并未查詢到其有效身份信息。為核實其真實身份,民警口頭傳喚“劉云”到派出所接受進一步調查。
(相關資料圖)
到了派出所后,“劉云”接受民警詢問時依舊支支吾吾,不愿意對其身份多作解釋,只稱自己是湖南人,于2001年左右來到通城。
民警耐心與“劉云”溝通,告知其無戶口的危害及影響。民警的真誠終于打動了“劉云”,他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
原來,“劉云”真實姓名為全宏坤,現年66歲,自稱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茅市鎮石馬村人。他1980年結婚,婚后與妻子一直未能生育子女,兩人因此慢慢心生隔閡。
1992年,全宏坤與妻子因瑣事大吵一架之后離家出走,從此再未回過湖南老家。全宏坤先后到廣東、湖北等地打工,結識了通城縣沙堆鎮港背村的王某萍(女,現年60歲,早年喪夫,育有一子一女)。2001年左右,全宏坤與王某萍及其子女四人共同生活在港背村至今。
近年來,全宏坤也想過回老家看看,然而想到自己與家人已失聯30年左右,家中父母不知是否尚在人世,三個姐姐早已外嫁,自己膝下也無兒女,再加上沒有身份證件,種種因素導致沒有成行。
沙堆派出所民警了解情況后,幾經周折與衡南縣茅市鎮當地派出所取得聯系,請求對方協助核實。衡南警方立即安排石馬村輔警調查核實,然而得到的反饋是石馬村并沒有名為全宏坤的在籍人口,村里也沒有人聽說過這樣一戶人家。
因一個線索,親人終于團聚
民警并未氣餒放棄,立即對全宏坤的社會關系進一步開展走訪調查,結合其提供的家屬信息進行深入研判。全宏坤提到,當初他離開家鄉時,村里老書記叫全裕義,通過這個名字,事情終于有了轉機——石馬村的老人說起過,早年隔壁的燈芯村有一位叫全裕義的村書記。
經調查得知,全宏坤的家鄉原來叫培遠村,后與燈芯村合并。確定這一線索后,在燈芯村輔警的協助下,沙堆派出所民警終于聯系上了全宏坤口中的侄子“全昌華”。
在民警解釋由來之后,全昌華十分激動,表示家中確有一位失散多年的叔叔叫全宏坤,自己及家人20余年來一直都沒有放棄尋找,但始終不見蹤跡。直到2022年,全昌華家人才忍a痛在當地申請注銷全宏坤的戶籍信息。
“沒想到今天能接到你們的電話,告知了我們叔叔尚在人間。真是峰回路轉,世事難料!”全昌華表示,要馬上來湖北看望叔叔,如果叔叔愿意回到家鄉生活,他們也樂意接納。
于是接下來,就有了文中開頭的那一幕。在團聚現場,當全宏坤得知家人一直沒有放棄尋找他時,忍不住掩面而泣。這份深埋在他心里20多年的思念和遺憾,此刻終于得到了釋放。
在幫助全宏坤找到家人后,派出所民警還協助他重新辦理了身份證件,全宏坤與王某萍的糾紛也順利調解。
(記者 戴軼民 通訊員楊晗 杜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