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新聞發布的“新冠病毒防護路線圖”流行起來。“路線圖”對日常出勤、購物就餐、公司工作、收取快遞、居家防護和與感染者同住等新冠病毒防護注意事項詳細地記錄下來,供大家參考執行。
“新冠病毒防護路線圖”對人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多個場景進行了防疫指導,讓大家能夠做到心中有數,防疫不慌。
其實在“國二十條”發布后不久,尤其是近一步優化防疫政策的“國十條”發布后,各種新冠備藥圖、新冠吃藥順序圖就流傳開來,其中有較為科學的用藥指導,也有利用民眾積極防疫心理制作的用來吸人眼球的圖片,缺少科技依據,大家要注意分辨。
“新冠吃藥圖”被大量轉發,專家提醒謹慎用藥
“國十條”后最先被廣泛流傳的就是這張“新冠吃藥順序圖”了,可以看到圖中很詳細地標出了預防、感染前期、感染中后期所吃的藥,藥物種類也包含了中藥、西藥,還有維生素,藥效也囊括了退燒鎮痛、清熱解毒等功效,還有消炎藥。
那么這張吃藥順序圖科學嗎?專家解答,以上藥品作為家庭常備藥可以,但治療沒有絕對、完整的吃藥順序,圖中的藥物功效不同,需要根據藥物功效來服用,而不是按順序來服用,尤其是藥物混用,還容易出現不良反應,一定要科學、謹慎用藥。
于是,新冠治療科學用藥圖也被制作出來,“糾正”用藥誤區,總結如下:
退燒用藥,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西藥感冒藥只能三選一,不可重復用藥;
具有清熱解毒、緩解感冒癥狀的抗病毒類中成藥,選擇一種對癥的即可;
抗生素對新冠病毒無效,不需要吃;
中藥和西藥盡量間隔1小時服用。
(以上建議針對免疫力正常的一般人群,基礎性疾病、孕婦兒童、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時刻注意自己的狀態,出現呼吸困難及時就醫。)
科學防疫不難,不盲目、不恐慌、不輕視打贏“防疫戰”
針對最新的防疫政策,近日多位專家也發聲,對新形勢下,如何看待和應對新冠病毒,給出指導意見,指出“對于感冒及新冠的預防還應以增強自身免疫力為主”。張文宏團隊近期也在華山感染上發表題為《保護家人,走出疫情》的文章,文中提到“接種疫苗是保護脆弱群體最好的手段”、“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營養,增強抵抗力,調整心情”“在疫情高峰期間,與老人同住者也應當接種疫苗和加強針,自覺減少非必要外出和聚集,外出時做好自我防護,避免感染”等內容,都在強調免疫力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保護老年人方面的重要作用。
所以科學防疫,不應該只有感染后的用藥部分,應從預防階段就做好應對措施。于是,“科學防疫四步走”的防疫圖文也開始被大量轉發,其中包括:第一步接種疫苗,加強對新冠病毒的防治,能夠對人體提供直接的保護,即使感染也能夠降低重癥率;第二步可服用增強身體免疫力的藥品,但更提倡天然類物質,如食用水果蔬菜等,或增加腸道免疫力,服用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維持腸道菌群平衡;第三步家中常備經《中成藥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共識》推薦的抗病毒類等中成藥,并根據家中成員數量進行囤藥;第四步備上抗原試劑盒,如果身體出現癥狀,通過抗原試劑盒可以便捷地測出是否“陽性”結果,來進行有針對性地治療。
依照目前的防疫措施來看,無論是預防、檢測還是對癥治療,都較為科學和成熟了,大家依據自身的日常出勤情況、家庭成員情況,并根據藥物療效,常備些退燒類、抗病毒顆粒等藥物,避免發生感染狀況時,無藥可用,但不需要過量囤藥,也要注意科學用藥。總之,“做自己健康的負責人,做家中老人的守護傘”,便能齊心協力戰勝病毒,獲得最后的勝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