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門診病人當中,有部分兒童是以自卑、不愿接觸人群等心理障礙的主訴來院就診的,經過我對患者的觀察、問診以及跟家長的溝通中發現該孩子的心理問題來自于對身高的焦慮,成年后面臨生活、就業、交際、婚戀等沉重壓力。在和家長溝通孩子身高問題時很多家長都固守“晚長”老觀念,對正規干預治療存在疑慮,耽誤了孩子身高最佳干預期。
“晚長”是指青春期的突長,通俗一些講就是他在青春期時出現身高猛長的情況,比如同齡人身高150cm,而你卻是130cm,同時突長,別人在正常值突長,而矮小的患者是在矮的基礎上生長,矮下來的身高一直會存在不會靠自己追趕上。過去由于生活水平不高,營養不良,晚長的情況較多,但現在每個家庭生活都比較優越,這個情況發生率很少,所以晚長的可能性很小。如果小孩萬一不是“晚長”呢?卻又沒有在好的時期幫孩子進行身高的治療,那不就永遠喪失了幫孩子長高的機會了?等孩子的骨骺完全閉合后才知道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
很惋惜的是大部分家長對矮小不了解,我想在這里給大家科普矮小的知識以及建議用藥治療
兒童矮小是指孩子的身高低于同種族、同年齡和同性別正常健康兒童平均身高的兩個標準差(-2SD)或者低于第三個百分位數。如果兒童的生長速度3歲前小于7厘米/年,3歲到青春期小于5厘米/年,青春期小于6厘米/年,我們就考慮是不是有矮小的可能。造成矮小的原因可以分為:生長激素缺乏癥、特發性矮小、小于胎齡兒、早發育、還有很多染色體異常的疾病。
目前矮小的主要治療手段還是依靠藥物治療,治療矮小身材是有年齡限制的,無論男孩女孩骨齡在8歲前是最佳治療時機,骨骺一旦閉合,就會失去治療的機會,如果骨骺線閉合后是無法使用生長激素治療的。一旦確診孩子是矮小,建議盡早干預治療。不要聽見激素就害怕,生長激素它是人體自身腦垂體分泌的蛋白類激素,并不是老百姓口中讓人談虎色變的糖皮質激素。
生長激素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1958年第一代從剛去世的人垂體中提取出少量的人源天然生長激素,主要用于兒童侏儒癥的治療,來源短缺,繼而會引起神經性疾病,在全球已停止使用。隨后生長激素經歷了五代升級,利用大腸桿菌分泌型基因表達技術生產了第五代重組人生長激素,它的比活性高達3.0,抗體零檢出。生長激素已經有60多年的使用史,臨床廣泛應用近40年,它的療效已得到肯定,也充分的證明了生長激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生長激素是矮小癥的首選藥,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長速率,改善成人的終身高。隨著科技的進步,生長激素經歷了五代更新升級(全球第一支不含防腐劑生長激素注射液,安蘇萌)氨基酸含量、序列和蛋白質結構與人垂體生長激素完全一致,在臨床中推薦使用。
安蘇萌作為全新的第二代生長激素水劑,擁有國內最全適應癥,已接軌國際基本覆蓋FDA批準適應癥,有效規避超適應癥用藥的法律風險。不含苯酚防腐劑、比活性高、預灌封包裝、采用預充無痛注射器,一次注射,無二次污染的風險,還可以配合安蘇萌筆使用,非常方便安全,因此得到更多家長的喜愛。在臨床使用中明確診斷為惡性腫瘤的患者嚴禁使用生長激素。
生長激素的使用必須在醫療機構進行一系列嚴格的項目檢測后由具有專業資質的醫生開具處方才能用藥,所以在專業醫生的正確診斷和指導下使用。在臨床使用中明確診斷為惡性腫瘤的患者嚴禁使用生長激素。對身高不足的兒童,治療時機越早,療效越好。矮小兒童在使用生長激素治療期間,還需要定期到醫院復查,監測用藥后的情況以及劑量的調整。在日常中家長也需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平時注意運動及飲食的配合,督促孩子每天30分鐘的縱向運動,應保證每天蛋白質和牛奶的攝入。
第一作者簡介
姓名:馬立燕
單位: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
職位:正主任醫師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