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不休的智能清潔巨頭科沃斯極力想向資本市場證明:自己還有想象力,可惜未能如愿。
10月26日,科沃斯在秋季新品發布會上發布了割草機器人GOAT G1、商用清潔機器人DEEBOT PRO K1和M1。科沃斯CEO錢程稱,GOAT G1將于明年3月進入中國及歐洲市場。
然而,這場“市值管理大秀”并未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截至10月27日收盤,科沃斯股價報收64.83元/股,跌幅1.38%。
科沃斯的股吧也回蕩著散戶們絕望的聲音——“看來這股是再難翻身了”,“科沃斯發布韭菜收割機,大家快溜吧,小心翻車了”
一名二級市場投資經理向筆者分析稱,科沃斯的這場發布會意圖明顯——“通過一款針對海外市場的產品,‘演’給資本和媒體,以期提振股價”。然而,科沃斯的割草機能否順利進入歐洲市場并被消費者認可,能分走歐美割草機市場多少蛋糕,一切都是未知數,因此在發布會第二天的股價上,資本市場并沒有給予科沃斯想要的回饋。
此外,錢程還在發布會上提到,科沃斯將通過租賃模式推廣商用清潔機器人,并上線了首個科沃斯機器人租賃平臺,以期降低用戶的決策成本與使用成本。
然而,這種商業模式對于本股價及盈利承壓的科沃斯而言,可以說是巨大的財務負擔。由于同樣需要投入制造成本,加上建服務站以及維護和運營成本,前期投入巨大,但每一名用戶所能帶來的收入卻相對較少,獲客成本更高,利潤也更低,到時體現在財報上,又會是一份科沃斯“不愿示人”的答卷。
科沃斯焦慮與困境日漸明顯。
2018年上市后,科沃斯雖頭頂“掃地機器人第一股”的概念,但在此后一年多時間里,其市值并未有起色。2019年,科沃斯步入增長困境與微利時代。彼時,科沃斯股價一度跌破發行價。
2022年上半年,科沃斯的股價,經歷了過山車式的起伏。2020年4月底,科沃斯股價僅為17.68元/股,15個月后,其股價便在2021年7月底創下250.31元/股的新高,漲幅高達1315.78%,錢氏父子身家一度接近千億。然而在科沃斯股價最高點時,其早前的戰投股東卻披露了自己的清倉式減持計劃。這樣的重擊讓科沃斯股價開始了至今長達14個月的單邊下跌。
截至2022年10月27日收盤,科沃斯股價跌至64.83元/股,較2021年7月底最高點累跌74.1%,公司市值在短短14個月內蒸發超1000億元。與此同時,錢東奇父子財富也銳減700億元,如今不到300億元。
科沃斯被資本拋棄不無道理。一個亙古不變的商業法則是:在市場的激烈競爭下,企業要繼續昂揚前行,技術創新和品質保障是唯一長久的護城河。然而,當同行仍然將技術研發作為核心驅動要素時,科沃斯卻“另辟蹊徑”,依賴營銷,甚至“黑營銷”飲鴆止渴。
財報顯示,在2019年至2021年間,科沃斯的研發投入占同期銷售總額比例極低且不斷下降,分別為5.22%、4.67%、4.19%。而同期iRobot這一數據比重保持在10%以上,石頭科技也在8%以上,更不必提戴森這一比重常年保持在40%左右。
然而,在銷售費用率上,2022年上半年,科沃斯的比重為27.2%,石頭科技則僅為17.1%。尤其是在2022年二季度,科沃斯的銷售費用同比增長了52.51%。
重營銷輕研發的策略,或許與科沃斯的接班人錢程不無關系。據《中國企業家》報道,科沃斯2018年上市之后,錢東奇交班予兒子錢程,自己傾力打造子品牌“添可”。
一種聲音認為,2019年至今研發投入占比逐年下降以及謀求iRobot的技術授權,皆在錢程主持下出現,作為外界公認的“接班人”,其輕視“護城河”的態度或為科沃斯埋下被彎道超車的隱患。
在錢程接班后,其似乎更沉迷于通過打壓同業的話題營銷來獲得關注,而非讓產品和技術來征服市場。
根據鋅刻度報道,某公募基金公司執行董事劉旭認為,“接班還是看接班人對企業的盡責心以及對這個行業的深刻認識,否則不如職業經理人。”錢程或為科沃斯未來最大的不確定性。
上述投資經理分析稱,科技含量是否充足,是科沃斯能否支撐高估值的關鍵。雖然貼上了“核心科技”“研發”“機器人”的標簽,但科沃斯的財務特點更符合傳統家電企業的特征,而非以研發核心科技為要的“高科技公司”。
隨著新入局者的不斷涌入,掃地機器人賽道的生存之戰愈演愈烈。相比于技術出身的競爭者們,科沃斯很難在技術創新能力上保持競爭力,這種缺失直接削弱了科沃斯的業績增長動力。越來越多的追趕者已逐漸走到科沃斯眼前,“老大哥”市場占有率第一的位置,已然岌岌可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