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8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8月份新聞發布會,發改委創新驅動發展中心主任霍福鵬在會上表示, “人工智能+”與此前大家熟知的“互聯網+”,在表達風格上比較相似。兩者之間既有聯系,也有區別。
十年前,也就是2015年,國家啟動實施“互聯網+”行動,推動互聯網技術向生產、生活、社會治理等方方面面深度融合,有效促進了產業升級、消費變革和民生改善。在新一輪人工智能技術浪潮下,啟動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是信息技術革命的進一步延續、深化和創新。互聯網和人工智能都是通用性技術,兩者在應用方面都具有模式新、迭代快、對傳統業態改造能力強的特點。
“互聯網+”突出的是“連接”,通過網絡連接傳遞信息,實現生產過程的流程再造和效率提升。“人工智能+”在“互聯網+”基礎上,實現從“信息連接與擴散”向“知識運用與創造”的躍升,以更具變革性的力量,推動生產要素重組、價值創造方式升級、組織形態演化和社會治理模式轉變,必將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更全面、系統和深刻的變革。無論從技術進步還是從發展要求來看,當前實施“人工智能+”的條件已基本具備,時機比較成熟。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演進迭代,人工智能已展現出較強的通識能力,已經從只能面向特定場景、完成特定任務,進化為可“舉一反三”、完成普遍性任務,技術通用性顯著增強,基本具備向各行業各領域融合應用的條件。因此,在現階段啟動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既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舉措,也是推動數字經濟向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