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上旬,在牛心山下冰溝村路段公路施工現場,工程車來回穿梭,洗刨機、攤鋪機、壓路機轟鳴作響、有序作業、一片繁忙,身著橘紅色養護服的祁連公路段副段長顏魯彪,正和養路職工一起為環湖賽涉賽路段病害整治工作做最后的沖刺。
第22屆環青海湖國際自行車賽開賽在即,青海省交通運輸廳以涉賽公路病害整治和沿線路域環境整治為目標,提前部署、精心組織,廳屬各相關責任單位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加大力量投入,科學組織施工,全力以赴為賽事提供“暢、安、舒、美”的道路交通環境。
今年祁連公路段涉賽路段共計103.855公里,5月份以來,祁連段已累計組織580人次、285余臺班機械,對管養的G213線、S302線等病害路段共計1978.3平方進行了路面整治。顏魯彪說:“今年氣溫偏低,雨水頻繁、施工戰線長、病害點面多,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不小壓力。”他已連續為環湖賽服務了11年,從湟源養護中心的試驗員走上副段長的崗位,顏魯彪對賽事保通保暢整個流程了然于胸,但每一次的工作還是一如既往認認真真去干去落實。從前期路面病害調查和安全隱患排查、制定病害整治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到緊密排班接點,再到現場關鍵環節,每一步都不能疏漏。
“拿冰溝村路段的公路病害處治來說,我們要從材料選擇和油路面的基層處治、機械攤鋪碾壓、標線施劃等各個工序進行嚴格把控,既要保證施工質量又要加快施工進度。”“前陣子我老婆剛生產,我只在西寧醫院里陪護了幾天就去了祁連,在工地一呆就是40多天,沒回過家看過她和孩子,心里真是充滿愧疚和歉意。同為公路人的妻子對我沒有一句責怪,反倒是給了我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包容。我們要抓緊利用這幾天的晴好天氣,搶抓工期,爭取早日完成任務。”顏魯彪說。
環湖賽事舉辦了22個年頭,這份羈絆在阿柔工區工區長麻延新的心頭也銘刻了22年。“賽事是青海人的金名片,不能讓它落了灰,責任心得長在公路人身上,我們要排查危及比賽騎行的安全隱患、要及時處治道路病害、要疏浚排水系統、要做好路域環境整治、要更換破損缺失的里程碑、百米樁、護柱、標志標牌,要及時清掃路面、清撿沿線垃圾……很多細之又細的工作才能落實涉賽路段路面干凈整潔、路暢路美的‘高標準高要求’,走在這樣的公路上每一步都是踏實和溫暖。”麻延新邊干活邊笑著說:“這段時間和家里人視頻時,說我的這張臉每天曬得黑出一個新高度,再咋美顏都沒用。”
在同事的眼里,謝小龍是祁連公路段的“多面手”,是一個不畏難、能吃苦、會干活的養路漢子。再難啃的硬骨頭只要交給他,都能用最快最優的辦法解決。作為年輕的機駕人員,謝小龍平時就好鉆研、愛琢磨,學習公路養護知識和養護操作規程,運用個人技能技藝解決了多個養護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憑借豐富的車輛駕駛技術經驗和高超的機械設備操作能力,他還駕駛工區灑水車、重型平板車與重型自卸車,在賽事保暢保通、路域環境整治和應急搶險各項任務中發揮著大作用,謝小龍說:“老百姓覺得公路人的衣服上總會有洗不干凈的泥漿和油污,晴天灰塵滿面,雨天毫無遮擋,知道也體諒養護工作的辛苦,我身在其中,不斷獲得成長進步的喜悅滋味又是甘甜的。”新一代的公路人用純粹的心、旺盛的熱情和真誠的笑容感染著周圍的人。
今年新上任冰溝工區工區長的馬明輝,在公路養護工作上是一把好手,維修交安設施、路面灌縫、油路修補等養護作業項目樣樣精通。馬明輝說:“環湖賽期間正好也是青海旅游旺季高峰期,最近來祁連卓爾山、牛心山參觀旅游的國內外游客特別多、來往車流交通量大、安全壓力倍增,大家經常是‘泥巴裹褲腿、汗水透衣背’的狀態,高強度工作節奏倒是不怕,最怕山里下雨,路上泥石流、滑坡頻繁,車輛堵成長龍,我心里那個著急呀,在泥地里來來回回疏通搶險,沒白天沒黑夜的,這樣大大小小的搶險保通每年至少有三四十次,都習慣了。”馬明輝說,“在這路上呆久了,路早已在我們心中生了根,每一段路、每一座橋甚至每一個路標、每一處彎道都留下過公路人的足跡和汗水,這條蜿蜒崇山峻嶺之間公路由我們精心守護,我們努力要讓它更有意義。”
遠山雪白頭,環湖賽道美。許許多多像顏魯彪、麻延新、謝小龍、馬明輝一樣默默無聞的養路人是為環湖賽事保駕護航的“幕后英雄”,他們用行動詮釋著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這些為目標付出超于常人努力的人,總會有光照亮他們的前路 。(青海省交通運輸廳供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