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教學方法講授法,教師通過語言的描述、說明,向學生傳授美術技能知識的方法,它是使用范圍較廣、頻率較高的教學方法。
(資料圖)
2、但是單純的講授并不能更多的引起學生的注意,而對教師的藝術表達語言、知識面等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
3、2、談話法(問答法)是教師與學生以口頭語言相互交流進行教學的 一種方法。
4、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開拓學生的思維。
5、但是問答法中由于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同,提出的問題也就會千奇百怪,就要求教師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語言、問題難度也要相當的考究,否則容易引起課堂的混亂。
6、3、討論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班或組為單位、圍繞某一個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各抒己見、相互啟發或辯論,獲得或鞏固美術知識的教學方法。
7、4、讀書指導法,教師指導學生通過獨立閱讀美術教科書和課外美術資料獲取知識;擴大美術視野的教學方法。
8、(二)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 演示法 2、參觀法 3比較法直接感知的教學方法,能擴大學生的審美視野,但是在期間容易發生突發性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有相當機靈的反應能力,能積極應對各種突發性的問題。
9、(三)以實踐為主的教學方法實踐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提高繪制實踐活動,形成、鞏固、完善相應技能知識的教學方法,輔導練習法是以實踐為主的最重要的教學方法。
10、它能促進學生在美術活動中能眼、手協調并用,從而提高與發展美術的創造能力與審美素質。
11、(四)以陶冶情操為主的教學方法——欣賞法、情境法觀察比較法是教師根據教學任務、組織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研究而直接獲得知識、感受、教育的方法。
12、這種方法打破課堂和書本的約束,使教學與生活聯系緊密,擴大學生視野,從現實社會生活中接受教育。
13、美術教育離不開觀察,觀察又總是伴隨著比較。
14、沒有觀察,便沒有視覺和感知。
15、觀察獲得感性的認識。
16、沒有比較,不可能有正確的感知和準確的判斷。
17、比較是進行思維地去認識事物。
18、美術教學的觀察比較對象,一是對客觀景物、物象世界的觀察比較,一是對畫面及其表現形象的觀察比較。
19、(五)以指導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觀察法、發現法引導學生明確比較的標準。
20、比較是相互對比中進行的思維判斷。
21、無論是寫生還是臨摹,都是在其對象與自己畫畫之間,不停頓的互相對照比較之中進行觀察的。
22、其標準就是寫生或臨摹的對象。
23、寫生畫的形象比例的觀察,則以物體的自身的長與寬為標準,得出長、寬的比例關系。
24、物體間的比例,則以其中一物(一般多以大物體)為標準得出其間的比例關系。
25、物體的傾斜角度則是以垂直、水平線為標準進行比較、觀察……包括品評作業的好差亦應以優秀作業作為比較標準。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