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消費貸不能買房炒股嗎?買房可以使用消費貸么?
個人消費貸款,一般被稱為消費貸,是銀行向借款人發放的用于指定消費用途的擔保貸款。用途包括房屋裝修、購買汽車各類大額耐用消費品、旅游、求學等個人生活消費,不得用于購買住房、炒股等高風險領域。
另外,北京銀監局在4月28日印發的《關于個人綜合消費貸款領域風險提示的通知》中明確提到,發現個別銀行個人消費貸存在制度內容規定不夠審慎,貸款金額較大、期限較長,明顯與日常消費屬性不匹配;貸款調查失職、審批過于寬松、貸后管理失效、員工行為管理不嚴等問題,使得貸款被挪用于股市投資、購買住房、生產經營等方面。通知要求個人消費貸不得用于購房、投資等非消費領域。
“個人消費貸款100萬元封頂,期限不超過10年。”北京銀監局4月底突然下發的一紙通知讓房產中介和購房者都暗中揪心。表面看起來,消費貸與房地產中介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但近年來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持續,銀行房貸步步收緊,利用消費貸款補齊房款的做法早已成為業內潛規則。
“購房款不夠,消費貸湊”已成為近年來二手房市場公開的秘密。據調查,這條消費貸流入樓市的灰色利益鏈牽扯甚廣,先是房產中介的牽線搭橋,再由擔保公司出面向銀行提交手續,裝修、珠寶、紅木等公司幫助“洗出”貸款,當然,這一過程也離不開部分商業銀行的暗中協助。
在一些銀行,個人消費貸款還可以購買商鋪、寫字樓,但針對酒店式公寓的大門已經緊閉。農業銀行就表示,個人消費性貸款目前可以購買商鋪,利率上浮10%,但是暫停購買商業性質的酒店式公寓。招行銀行營業部同樣表示,目前購買商鋪、寫字樓首付5成,利率上浮20%,最長貸款期只有10年,而對諸如40年產權商業性質的酒店式公寓,無論面積如何,目前都不接單。
消費貸款炒股有什么后果?
1、收益難料
高回報意味著高風險,很多人可能想追到一兩個漲停板就把貸款的利息掙回來了,但事實是貿然闖入股市,往往會被割韭菜。可以這樣說,很多人炒股,就是在賭博,在網上聽點小道消息,或者聽什么大師分享,頭腦一熱就進去了,最終導致被套牢,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2、影響工作和生活
對于貸款炒股的人,往往是求急財的,所以一般會考慮短線操作。短線操作每天要花大量的時間和心血去盯盤,這樣下來,哪里還會有什么心思去好好工作。下班后還要對全天的股市信息進行復盤,哪里還有時間去參與家庭日常事務,最終可能會產生家庭矛盾。
3、債務堆積
貸款炒股的人,一般來說賭徒心理都很重,有時急紅了眼,就一直瘋狂加倉。但是因為本身資金有限,就反復向貸款平臺借貸,甚至有時候夫妻雙方一起借貸炒股,最終債臺高筑。
4、逾期
對于那些在貸款炒股后,又通過反復借貸希望回本的用戶,最終往往會血本無虧,導致無力償還貸款,然后各個貸款平臺開始大面積逾期,征信報告多出了很多逾期不良記錄,嚴重影響今后的信貸業務。
5、違規
對于貸款資金用途,相關部門有明文規定,個人消費貸款資金不能流入生產、經營、投資理財等行業。一旦被銀行發現借款人使用貸款資金炒股,那么最終銀行根據貸款合同約定,收回貸款,要求借款人提前支付貸款本息,甚至收取違約罰金,同時銀行也會將借貸人列入貸款黑名單,今后很難申請貸款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