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叫綠鞋機制?綠鞋機制是什么意思?
4月16日,上交所發布《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業務指引》(下稱《業務指引》),對戰略投資者、保薦機構相關子公司跟投、新股配售經紀傭金、超額配售選擇權、發行定價配售程序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和安排。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業務設置了“綠鞋”機制,即超額配售選擇權,以穩定新股價格。
“綠鞋”機制在國際市場上應用較為普遍,但在我國A股市場應用較少。此次科創板納入這一機制,被認為可以在市場化發行方面起到更大作用。
何為“綠鞋”機制?
“綠鞋”(Green Shoe),即超額配售選擇權,是一種輔助新股發行的機制,指發行人允許承銷商向投資者出售比發行人原計劃更多的股票,在IPO股票上市后的一段時間內,承銷商有權根據市場情況選擇是否行權,若期限內新股破發,則承銷商從二級市場購買發行人股票;若期限內新股不破發,則承銷商要求發行人增發股票,分配給對此超額發售部分提出認購申請的投資者。其主要作用是為了防止新股上市跌破發行價。
綠鞋機制能保證新股不破發嗎?
綠鞋保護機制可以保證在上市發行的第1個月內,每天的收盤價最少是高于發行價的。也就是說即使投資者沒有賺到錢,最少也可以保證可以按照認購價順利退出,最少可以保證不受到損失。顯然,綠鞋機制的引入可以起到穩定新股股價的作用。但這也不是說,有了綠鞋機制,股票就一定不會破發,如果上市公司出現問題,也依舊是抵不住股票一直下跌的,所以我們也不能因為股票綠鞋機制的保護而放松警惕。
"綠鞋"由美國名為波士頓綠鞋制造公司1963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時率先使用而得名,是超額配售選擇權的俗稱。綠鞋機制主要在市場氣氛不佳、對發行結果不樂觀或難以預料的情況下使用。目的是防止新股發行上市后股價下跌至發行價或發行價以下,增強參與一級市場認購的投資者的信心,實現新股股價由一級市場向二級市場的平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