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是什么?債券是什么意思?
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由政府、銀行以及企業發行,主要是為了籌集資金。
債券的含義包括以下幾個:
1、債券的發行人是資金的借入者。
2、購買債券的投資者是資金的出借者。
3、債券的發行人需要在一定時間還款本金并支付相應利息。
債券停牌是怎么回事?
債券停牌和股票停牌一樣,就是終止交易的意思,這主要意味著債券公司經營狀況不太好。停牌一般由上市公司提交申請,交易所裁定。具體的標準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與深圳交易所會有不同,但一般都是發行債券的公司經營不佳,例如持續2年沒有盈利,一直虧本,交易所便有權利終止該公司債券上市交易,也就是債券停牌。債券停牌時投資者難以將債券出庫賣出,債券價格也會受此影響,擁有債券就會越來越處于被動,可能會產生很多的資產損失。
債券和股票的區別與聯系
1、股票與債券主要的區別:發行的主題不一樣、收益的穩定性不一樣、保值的能力不一樣;
2、股票與債券的聯系:二者之間是有關聯的,但是也沒有太多關聯。股票和債券都是有價證券,是證券市場上的兩大金融工具。
普通債券和次級債券的區別
1、償還債務順序不一樣:當公司出現倒閉清償時,一般要把所有的債券還完了,才能還次級債券的債務;
2、風險不一樣:因為償還的關系,次級債券風險超過普通債。因為次級債券最后才償還,全部的次級債券風險比較大,而普通債券遭遇風險一般是信用風險;
3、盈利不一樣:次級債券的收益比普通債券高,因為次級債券需要擔負高風險,因此次級債券的收益比普通債券的收益高,其實就是高風險收益;
4、社會作用不一樣:次級債券的發行主體一般是商業銀行,次級債券適用分流存款;普通債券的主要的作用是幫助投資者風險分散及得到增值預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