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頭明月上,此夕又秋分。”9月22日,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到來,秋意日漸濃厚。紅菱俊秀、白藕肥美、柿子嫣紅、桔子金黃,這是一年里最宜人的時節,也是秋收喜悅的節點,中國各地洋溢著播種和收獲的喜悅。
在川南地區的宜賓市翠屏區、南溪區、江安縣、興文縣等地,連片的高粱、水稻等農作物,果實圓潤飽滿,壓滿穗桿,一片豐碩的秋收喜悅,這里正是五糧液專用糧基地核心區域。作為中國白酒典型代表和行業龍頭,五糧液以其卓越品質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而其“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美酒品質,正是源于這方土地上生長出來的一粒粒釀酒原糧。
春播秋收,到了秋分時節,五糧液專用糧基地開倉收糧,全面進入糧食收儲階段。五糧液誕生地宜賓擁有得天獨厚的優質生態釀造環境,四川宜賓被譽為“中國酒都”,是“世界十大烈酒產區”之一,地處被聯合國教科文及糧農組織譽為“地球同緯度上最適合釀造優質純正蒸餾白酒的地區”。五糧液集宜賓水韻靈氣、取五谷精華、承載匠心技藝,釀造出品質卓越的五糧美酒。
糧為酒之本。五糧液持續推進和美種植,將田間作為“第一車間”,將糧農作為“第一匠人”,推行標準化、精準化種植技術,持續念好“種、釀、選、陳、調”美酒五字訣“第一要訣”。自2018年起,五糧液不斷高標準升級打造現代化釀酒專用糧基地,通過“六大管控”“五維溯源”等舉措,將智慧農業種植管理體系貫穿原糧“種、收、儲、運、交”全過程,實現了“從一粒種子到一滴美酒”的全過程100%可預檢、可溯源、可管控。
“有增益,可持續”的訂單農業模式是五糧液專用糧基地實現農戶、企業共贏局面的關鍵,既保證自用糧提升產品品質,又促進農戶增收,實現助力鄉村振興的社會擔當。智能冷倉、科學儲糧,解決專用糧一季儲存,全年使用的矛盾。五糧液通過租賃、自建等形式推動建成領先白酒行業的智能倉儲體系,現已順利建成并投用4.8萬噸集倉儲、整理、加工于一體智能倉庫,并積極推動匹配200萬畝五糧液專用糧基地的智能倉庫,最大可能地保證專用糧的天然糧香,有效支撐釀酒生產所需。
五糧液不斷提高四川省內釀酒專用糧基地占比,深入落實“以宜賓為核心、四川為主體,兼顧國內部分釀酒專用糧優質產區”專用糧基地升級建設布局思路,已升級建成132.3萬畝五糧液專用糧基地,正加快推進200萬畝釀酒專用糧基地升級建設,可帶動超50萬農戶增收。為種出高品質原糧,五糧液堅持工業反哺農業思維,最大限度保證釀酒原糧供應充足、品質優良,依托國內首家省級釀酒專用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攜手業內頂級院士、專家團隊開發最適合五糧釀造技藝的專用糧品種,支撐五糧液對優質釀酒專用糧的品種需求。
大國濃香,和美五糧;匠心傳承,經典永續。邀秋風共飲一杯醇厚,讓酒香隨歲月而悠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