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到大換過多少手機、買過幾臺電腦、壞過多少耳機、淘汰過多少鼠標?家里換過多少電視機、多少電風扇、多少電飯煲、多少電動牙刷?......稍微回顧一下,也許就能發現被我們拋棄的電器和電子產品確實非常多。這些被廢棄、不再使用的電器或電子設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電子廢棄物”,又被稱作電子垃圾。
聯合國大學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已經發出警告,到2050年,全球電子廢棄物預計產生量將達到每年大約1.11億噸,如果不正確應對,不久的將來,人類將不得不面對“電子廢棄物圍城”的困境。
位于深圳的華強北素有“中國電子第一街”的美譽,這里是電子元器件的集散地,成就了無數創業者的財富神話。如今,隨著循環經濟與低碳環保理念的逐步深入,中國的電子廢棄物處理再利用體系逐漸規范,作為電子消費者的購物天堂,為公眾普及電子廢棄物的科學知識,倡導綠色購買、綠色使用和綠色廢棄的消費者行為,也成為了華強北的責任與使命。
為此,位于華強北主街的華強北博物館見微知著,在講述華強北發展歷史的同時,于4月16日,以“垃圾?還是寶藏——電子廢棄物科普展”為發端,啟動了為期6個月的環保之旅。以引發公眾參與環保、思考電子產品與人、與環境之間的諸多問題。在此期間,華強北博物館將聯合電子企業、環保機構、中小學、公益展覽館等機構,以社教活動、公益展覽、創作競賽、共建研學等形式,關注生態,為環保發聲。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