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大到癌癥腫瘤冠心病,小到感冒發燒流鼻涕,能投就投,投了就給保。”“交一單保一單,不要猶豫,交多久保多久,不想交了直接退。”……這些熟悉的帶貨話術,你是不是最近經常在各種網絡直播間里刷到?
在數字化時代的浪潮中,互聯網保險市場迅速發展,直播銷售保險則是其中一種常見的銷售模式。互聯網直播銷售保險有較強的開放性、互動性、實時性等獨特優勢,可以為保險產品消費者提供更加直觀、便捷的消費體驗。
在直播銷售保險產品時,一些主播為了吸引客戶群體、追求高銷售額,往往運用夸張的語言、極具誘惑力的產品解說,過度宣傳保險產品的保障權益,甚至通過虛假宣傳、夸大保險效果誤導消費者,擾亂了互聯網保險銷售秩序,嚴重影響保險市場健康發展。
保險是關乎人們生活財產安全的重要金融產品,保護消費者權益是互聯網保險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礎。任何虛假宣傳、夸大保險效果的行為都將給消費者帶來巨大的風險隱患。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權益,也損害了互聯網保險市場的聲譽。
應該說,直播銷售保險的亂象亟待整治。監管部門應加強對互聯網保險市場的監督管理,尤其是對直播銷售保險,要制定出明確規則,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嚴厲懲處,提高違規成本。監管部門還需引導保險公司之間進行公平、公正的互聯網市場競爭,避免出現過度競爭、惡性競爭等不良現象的產生。積極引導保險企業加強自律,建立起完善的內部管理機制,從源頭上遏制違法違規行為產生。
為了增強互聯網保險市場的信任度,保險公司和直播平臺可以建立信任機制,如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對直播間銷售行為進行監督和評估。保險企業在直播間銷售保險產品時,也應加強與消費者溝通,及時回應疑問和投訴,樹立良好企業形象,贏得消費者的信任與支持。
除監管外,消費者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也十分重要。消費者是保險市場的主體,他們的消費意識直接影響市場的健康發展。政府和企業可以通過公益廣告、教育培訓、社區宣講等方式,幫助消費者增加保險知識的積累,提升自我保護意識,使他們能夠理性地看待直播銷售保險,根據自己的真實需求選擇相應保險產品。
凈化互聯網保險市場,整治直播間賣保險的亂象,需要從多個層面入手,既要加強監管,又要保護消費者,還要提升行業素養,促進市場競爭,推動保險業科學發展。只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互聯網保險市場才能實現健康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保險保障服務。
武亞東(來源:經濟日報)
武亞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