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其中提到延長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期限至2024年底,持續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
乘“勢”而興,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作為陸金所控股旗下的小微融資服務機構,平安普惠融資擔保(下簡稱“平安普惠”)一直在路上。面對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的新變化,平安普惠調整戰略,聚焦重點地區重點人群、積極幫助小微企業發展,嘗試用平安力量為小微企業探索出一條有韌性的發展之路。
金融力量助力民營經濟發展
“今年6月我們接到一個新的大訂單,但是用于加工家具的原材料不足,眼看馬上到交付家具期限,心里十分著急!后來我到平安普惠周口分公司辦理貸款,當天便下款69.6萬元,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河南省從事家具行業的李先生感慨說道。
民營經濟中存在千千萬萬的小微企業。對于小微企業而言,金融資金澆灌了企業的茁壯成長,在緩解企業燃眉之急的同時助力企業拔高成長。
四川省南充市吳先生名下的裝飾公司也得到了金融“活水”的灌溉。他的裝飾公司以經營裝修材料、商業住房裝修工程為主,近期南充市進入交房集中期,裝修市場競爭激烈,吳先生希望通過進一步提升公司的裝修工藝和服務質量,使公司在行業中保持領先地位。通過朋友介紹,經過多方比較和評估,吳先生選擇了平安普惠作為合作伙伴,成功獲得30萬元經營貸款。
“得到融資貸款后,我計劃進一步拓寬公司的業務范圍,計劃采購更先進的裝修設備和材料,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并引入更多優秀的設計師和施工隊伍,提升公司的服務能力和裝修效果。”吳先生直言。
李先生、吳先生的順利借款,是平安普惠服務支持小微實體、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縮影,一直以來,平安普惠都致力于高效鏈接優質金融資源,為小微企業主提供融資服務。
小微企業是民營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經營波動大、缺乏抵押物、資產信息不全、單戶金融小且經營分散等問題,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突出。平安普惠表示,未來將繼續提供有溫度、有熱度的服務,第一時間為小微企業排憂解難,助力民營經濟長足發展。
合力擴大小微融資覆蓋面
服務小微企業和民營經濟,平安普惠第一步是為小微企業“解渴”,第二步則是讓合作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敢貸愿貸”。
對此,融資擔保模式是其服務小微的獨特模式。陸金所控股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持續推進旗下融擔公司模式轉型,進一步加大擔保比例,減少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的顧慮,助力合作銀行“愿貸、敢貸”,擴大小微融資的覆蓋面。
在業內看來,這是多贏的“策略”。對于銀行來說,可以破除與小微企業之間的隱性壁壘,為產融雙方提供精準對接,提高融資效率;對于平安普惠來說,新業務模式夯實擔保責任,獲得廣大合作銀行的認同。對于小微企業來說,可以更加順利貸款,助力企業發展。
“2023年是普惠金融成為國家戰略的十周年。十年來,融資擔保行業作為普惠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發揮分險增信作用,疏通融資渠道,在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支持小微企業、“三農”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在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擔協副秘書長楊紫華在近期的“非凡十年擔保路,服務普惠促發展”演講中表示。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陸金所控股(不含消費金融子公司)所賦能新增貸款的風險承擔比例由去年同期的21.7%上升到39.2%,目前已與國內超過91家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系,作為資金增信合作伙伴,其中許多已合作超過3年。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普惠還借用“科技”力量,公司于業內率先推出的AI智能貸款解決方案“行云”,用戶足不出戶即可線上辦理融資。截至7月底,該方案已累計服務客戶74.7萬,客戶累計獲得借款1,994億元,申請流程平均耗時降低31%,斷點數改善50%。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