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5日,“公益可持續視角下的社會企業發展路徑”研討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順利舉行。本次研討會由深圳市慈善事業聯合會社會企業專業委員會、社創星社會企業服務平臺主辦,北京社會企業發展促進會、馬洪基金會、深圳市社創星社會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天府股交中心社會企業板、深圳市星國圖志企業管理有限公司(ImpacHubshenzhen)、成都市社會企業發展促進會聯合發起。
研討會特邀嘉賓合影
作為第十屆慈展會“1+10+N”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本次社會企業研討會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政府部門、社會企業、行業平臺、基金會、社會組織等近百名代表參與。圍繞“公益可持續視角下的社會企業發展路徑”展開了長達4個小時的討論,現場設置主旨發言、專題分享、成果發布、代表講話、圓桌對話、總結發言六個環節。
深圳市慈善行業聯合黨委書記、深圳市慈善事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劉國玲在開幕儀式上發表致辭,拉開了此次研討會的序幕。
劉國玲在致辭中表示,社會企業作為介于純商業企業和非營利組織之間的跨界融合創新與多元合作的重要載體,在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加快社會治理創新、擴大社會服務供給、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不斷發揮出獨特而寶貴的作用。在她看來,當前我國的社會企業及社會企業家群體逐漸顯現,并已然成為服務民生需求、參與社會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與此同時,她還特別指出當前我國社會企業發展所面臨的各個問題,正需社會企業領域的理論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實踐探索者們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共謀解決之道。
在隨后的主旨發言環節,北京大學副教授、社會企業研究學者袁瑞軍,香港社會企業民間高峰會主席、香港黃金時代基金會主席容蔡美碧,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李健分別進行講話。
容蔡美碧對近年來內地社會企業的發展表示肯定。她在“香港社會企業的創新之路”的發言中,分享了香港近年來的社會企業發展概況,并對香港黃金時代基金會在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智齡城市發展方面的努力做簡略介紹。她提到,在愈加頻發的極端天氣和人口老齡化影響下,社會企業的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如何在新變局中凸顯自身的社會價值,發揮出更大的社會效應、環保效應,值得我們所有人思考。
研討會現場
容蔡美碧對近年來內地社會企業的發展表示肯定。她在“香港社會企業的創新之路”的發言中,分享了香港近年來的社會企業發展概況,并對香港黃金時代基金會在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智齡城市發展方面的努力做簡略介紹。她提到,在愈加頻發的極端天氣和人口老齡化影響下,社會企業的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如何在新變局中凸顯自身的社會價值,發揮出更大的社會效應、環保效應,值得我們所有人思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李健做了“建立現代社區組織體制—社區社會企業的創新思考”的主題分享。他指出,現代社區組織的發展進一步顯現出社區社會企業建設的必要性。他以成都市社區社會企業的實踐為例,分享它們在改善社區治理、服務居民群眾、促進社區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同時,他對社區社會企業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明確產權歸屬,避免相關國有、集體資產流失;二是政社分離,杜絕社區居委會破壞公平競爭;三是確立相關權責,明確各項制度規范;四是科學化管理,不斷提升業務水平,擴大服務規模。
在專題分享環節,深圳市慈善事業聯合會社會企業專委會主任、社創星社會企業服務平臺主任夏璇,香港社會服務聯合會業務總監譚穎茜,分別就“新興的社會企業,如何走向高質量發展”“香港社會創新路徑分享”話題,論述個人從業多年來對社會企業發展的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思考。
會上《社會企業評價通用規范》團體標準同期發布。《規范》為保障社會企業的評價工作科學有序開展,提供了明確的行業規范,彌補了評價依據和行業標準的缺失,是推動社會企業規模化發展的有效助推器。
同時,會上還對成都身邊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朗力養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兩家社會企業進行了社會企業認證的授證儀式。據了解這兩家企業成為了全國首個獲得社會企業標準評價認證的社會企業,相關身份標識可以通過中國認證認監委官網查詢。這也預示著中國社會企業的身份識別將逐步規范,對未來中國社會企業的發展將有重大的影響。
社會企業認證授證儀式現場
在社會企業代表發言環節,深圳市喜憨兒洗車中心創始人曹軍、靈析CEO郭潤苗、深圳市啟愛青少年音樂發展互助中心副秘書長蔣侃三位社會企業實踐者分別就各自社企為例,講述自創立以來的企業發展及經驗探索。
圓桌對話環節,由ImpactHubShenzhen聯合創始人陳嘉俊擔任引談人, RELOOK見新社會創新中心創始人&CEO趙培烜,南山區人大代表、南山區人大社會建設委委員、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社會治理專業委員會執行會長、深圳市南山區社區治理與服務創新促進會會長陳飛宇,羲融善道(深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ESG部經理姚嘉駿等行業代表就“構建社會企業高質量發展生態”主題展開討論,積極獻智獻策。
議程最后,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袁瑞軍發表總結性講話。她為本次研討會提煉出了三個關鍵點。一是社會企業是一種新的制度創新,其潛力無限;二是從相信到實踐的過程中,最難的是將這種潛力變為我們真正的能力并將其發揮出來;三是社會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圈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每個人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相信此次研討會不僅是我們社會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節點,更是我們未來開啟共創行動的新起點。”她說道。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