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系統識別和大數據對比分析,您的護照兩個月后即將到期,不動產登記證書未領取,為您智能推薦‘護照簽發’‘ 不動產登記’業務?!?月底,赤壁市政務服務中心2樓的未來城市體驗館,市民劉女士在智能政務系統前刷臉獲得如上提醒后驚呼:“不可思議,太智能啦!”
赤壁市未來城市體驗館,是該市打造的一個全方位智慧化場景體驗館,涵蓋了經濟、政府、社會、生態、鄉村等40多個領域的數字化應用場景。在這里,既可以體驗數字化改革領域發展新方向,又能全面了解赤壁數字化建設成果。
(相關資料圖)
在赤壁,“未來城市”并不是夢,正一點一點地照進現實。自2019年開始,赤壁將“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由赤壁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牽頭,先后投入資金約3.5億元,統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至今,已建成生態環境監測、智慧公交等項目12個,今年還有14個項目在建或籌建中。
“城市大腦”塑造未來之城,數據在這里高速匯集共享
“綜合態勢、醫療服務、赤壁青磚茶、智慧公交、數據資源、社會治理……”走進位于赤壁市政務服務中心的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碩大的弧形電子屏占了一整面墻。工作人員切換著不同界面,向記者演示智慧城市建設已經成功上線的六大可視化專題。
“城市總體運行狀態‘一屏感知’、城市精細化治理‘一網統管’、重大事件聯動調度‘一鍵指揮’……”赤壁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汪艷林說,這里是赤壁智慧城市發展的“最強大腦”,并詳細介紹“智慧城市”建設的“來龍去脈”。
早在2018年10月,赤壁就成立由市長擔任組長的數字政府建設領導小組,邀請專家團隊深入調研,編制完成《赤壁市智慧城市頂層規劃設計方案》,確定了“九橫(跨部門融合性的應用)、十縱(各部門專項業務領域的應用)、一數(大數據)、一中心(城市大腦指揮中心)”工程體系框架。
2021年,赤壁市將智慧城市升格為“一把手”工程,正式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一體化智能化大數據應用和黨政機關整體智治系統、數字政府系統、數字經濟系統、數字社會系統、數字法治系統等8個方面共27項重點建設內容,形成“1+5+2”的智慧城市建設任務清單,計劃用三年時間,建成智慧城市核心體系和基礎平臺。
“城市大腦是所有數據的基座,數據做牢了,場景開發才有依據、才有支撐?!蓖羝G林介紹,近幾年著力打破數據壁壘,初步打造了“一朵數據云”,這里歸集了全市的人口庫、信用庫、法人庫、共享材料庫、地理空間庫和電子證照庫等,可以為各類應用場景提供大數據服務。
數據顯示,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已對接68個部門,打通14個部門22個業務系統,歸集各類政務數據資源目錄675項,總計錄入原始數據量約3.94億條,形成6大基礎數據庫和9個專題數據庫,開發服務接口204個。
僅今年上半年,已為該市15家單位提供數據查詢分析服務,涉及數據量約為1098萬條。
聚力“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按下“加速鍵”
“設備越來越智能,辦稅也越來越方便。”日前,赤壁銀輪工業換熱器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葉喜陽,在赤壁政務服務中心辦稅大廳參觀體驗智慧中樞分析展示區、智能辦稅微廳、自助辦稅終端、云桌面等智慧辦稅設備后感慨。
其實,這些只是智慧稅務看得見的一部分。相關負責人符金石舉例介紹:智慧稅務系統對可退稅企業名單進行實時動態維護,實現“政策找人、不漏一戶”;納稅人員通過實名認證前來辦稅,只需提供身份證原件,僅一季度就簡化納稅人身份信息證明材料2000余份……
去年10月,赤壁新政務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該市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為抓手,打破行政部門界限,整合了市鎮村三級政務服務辦事窗口,實現市鎮村三級政務服務互聯互通、一體化運行。
同時,還設置了21個綜合窗口,通過政務服務事項數據庫,實現35個行政審批部門的1975項政務服務事項“一窗通辦”;設置了24小時自助服務區,可以使用辦事機器人、自助制證一體機等高效辦事……前往辦事的群眾普遍反映“不僅辦事環境好,辦事效率也高。”
政務服務加速,是赤壁智慧服務成效的一個縮影。5G、大數據、移動終端、AI、物聯網等現代技術也通過智慧城市建設,滲透進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多項民生服務不斷升級,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體驗。
當天上午10時59分,記者點開赤壁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其中囊括了健康數據資產總覽、健康數據采集監測、疾病監測預警、區域合理用藥、醫共體綜合分析與監管等16個板塊。全市醫療機構診療信息實現共享,醫共體平臺已經搭就,分級診療格局基本形成。
如今,生活在赤壁,出門坐公交車,可以在線實時關注就近的公交站點和公交進站信息等;自駕停車不用像“無頭蒼蠅”,通過“智慧停車”在手機上可以找車位、交停車費;居家養老人員可以通過智能穿戴設備傳輸健康數據,可以通過遠程獲得省級醫院會診……
“智慧”賦能,基層“大腳板”跑得更快了
智慧治理是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建設單元,也是一個容易讓民眾有更多獲得感、體驗感的場景。赤壁的“智慧治理”建設成效如何?
“我們在河道周邊實施檢測人員徘徊、攀爬圍欄等動作捕捉,形成快速預警信息,及時通知公安、消防等有關單位聯合開展救援……”說到“智慧治理”,金山云赤壁項目負責人唐永剛順手點開了社會治理板塊的溺水識別救援場景。
據介紹,赤壁智慧城市建設社會治理板塊,以共同締造理念為抓手,計劃打造“N”個特色場景,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目前,已實現了5個特色場景。包括溺水識別救援、重點人員分析與管控、群體性異常聚集識別預警、校園周邊安全事件、大型活動應急維穩調度等5個重點事件調度指揮體系。
唐永剛舉了個例子,如果有人不遵守交通規則還屢教不改,可以通過治理平臺將信息推送給其家屬及所在的單位(所屬的協會),進行共同管理教育,達到根治不良行為的目的。
“華國廣場正對面垃圾沒有入桶,影響市容”“銀河花園城小區2號樓地下車庫有居民的車窗未關”……如今,在赤壁市城區,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深入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的觸角也從主次干道向居民小區逐步延伸。
“陸水河流域是禁捕水域,車牌號為****的四名男子,你們在陸水河八把刀流域錨魚的違法行為已被天網工程取證,立即離開,立即離開!”6月19日凌晨1時左右,幾名夜間垂釣的男子剛裝好釣具,就聽到智慧云廣播的喊話,只好灰溜溜地收拾工具駕車離開。
這得益于赤壁市在柳山湖鎮試點實施“數字鄉村”項目。該項目以中國鐵塔集團公司和航天宏圖股份有限公司雙總部資源為技術支撐,可進行森林防火、長江禁捕、秸稈焚燒、耕地保護、非法采砂、土地確權、非農非糧治理、農作物長勢及病蟲害監測、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等。
柳山湖鎮黨委書記方治說,過去,鄉村治理主要靠“人海戰術”,耗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F在,“數字鄉村”項目提升了對突發事件的敏感度、感知度,基層“大腳板”發現問題更加精準,處理問題跑得也更快了。
目前,赤壁市已在柳山湖鎮建成“空、天、地、人”四位一體的鄉村治理全域感知網樣板工程,正計劃在鄉村進行全域推廣。
咸寧日報記者 祝寶成 王莉敏 特約記者 童金健 但唐靜
關鍵詞: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