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第十八屆中博會系列活動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論壇在廣州順利舉辦。論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發展實體經濟、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決策部署,以廣東“制造業當家”為牽引,旨在搭建高端交流對話平臺,激發中小企業發展活力,促進產業轉型躍升,加速推進工業互聯網賦能產業鏈補鏈、延鏈、升鏈、建鏈,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和安全性,聚力推動廣東高質量發展。
論壇由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省通信管理局共同主辦,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承辦,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協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廣東省副省長孫志洋出席論壇并致辭,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局長梁志峰、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涂高坤、廣東省通信管理局局長蔡立志、廣州市副市長江智濤、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長王蘊輝、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魯春叢等領導出席論壇。政府領導、專家學者、中小企業家代表、工業互聯網行業領軍人士、媒體代表等各界嘉賓約800人參加了大會。
重磅發布系列活動 力推數字化轉型
“走進十行百縣”系列活動
論壇現場舉行了2023廣東省市縣聯動開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走進十行百縣”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重點圍繞紡織服裝、箱包皮具等傳統優勢產業和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新興產業,聚焦2023年新增推動50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任務目標,聯動各市、縣開展本次系列活動,全面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走深向實。
發放廣東省工業互聯網標識注冊服務機構許可
大會現場舉行了廣東省工業互聯網標識注冊服務機構許可發放儀式,為廣東鑫興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埃文低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復旦創新研究院、中山市鏵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廣州裕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等8家機構授牌。
2020年底,工信部推動發布了《工業互聯網標識管理辦法》,將標識服務納入許可監管范疇,確立了我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統一管理、協同發展的制度體系。
共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創新服務平臺
為聚集數字技術力量,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一站式服務,電子五所聯合優秀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及本次參展相關單位,在增城總部共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創新服務平臺,打造“永不落幕的工業互聯網展”。平臺將作為支撐廣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聯合創新載體,支撐政府有效引導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電子五所將提供7萬平方米大樓作為平臺載體,打造集可視化成果展示、產業態勢感知、咨詢評估、供需對接、線上推廣、會議培訓于一體的產業集聚地和創新生態綜合體。
中國電信工業產業主研院落戶廣東
中國電信工業產業主研院服務能力涵蓋電子、醫藥、水泥、裝備、紡織、家電、煙草、汽車、鋼鐵、化工、電力、礦山12個工業細分領域行業,將打造5G全連接場景能力,整合行業生態,立足廣東,支撐全國,致力于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分享經驗 探索中小企業轉型路徑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魯春叢以“全國各地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實踐經驗”為題,分享了國家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頂層設計以及全國各地豐富的實踐經驗。立白科技集團總裁、日化智云平臺聯合創始人陳澤濱,廣東中泰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姚小春,分別分享了《鏈主企業賦能中小企業、推動“鏈式”數字化轉型》和《數字化推動模具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廣州博依特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繼庚博士,攜神秘搭檔“工藝AI”一起上臺,展示了以工藝AI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流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模式。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工業數字化首席產業架構師周亞靈現場講解華為如何聚合產業生態、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從產業鏈的高效協同、生態體系的高效融合和行業知識的高效沉淀三個方面,展示了華為作為平臺企業,如何構筑產業集群價值共創生態,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國聯通大數據首席科學家范濟安帶來了《工業互聯網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主題分享,從通信運營商的視角,分享聯通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歷程以及詳細的落地實踐經驗。
平行論壇+專題展呈現數字化成果
廣東始終堅持以制造業立省,重點培育工業互聯網平臺,夯實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打造制造業企業與平臺企業跨界融通的產業新生態。論壇同期舉辦近萬平米工業互聯網專題展,包括行業、典型應用場景、工業軟件和工業互聯網信息安全三大主題。展覽吸引紡織服裝、機床、箱包皮具、電子信息、食品飲料、模具、造紙、化工能源、汽車制造、陶瓷、印制電路板等近40個行業展團,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通信運營商,華為、樹根互聯、騰訊、富士康、美的、華潤6家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150家企業參加。。展會首日,線上線下即吸引了百萬人次聽會觀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