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互聯網要怎么使用?
1,用互聯網學習新知識。
新農人要想學點新知識,放在以前只能自己看書摸索、向農業專家請教或者參加各種培訓活動,所花的時間和精力都非常大。如今,新農人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學習和提升。
網上有學習農業知識的專門網站,也有農業專家在今日頭條、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寫文章解決農民的問題,更有一些一線的農技人員通過短視頻等方式傳授農業知識。比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很多教授就在網上寫文章科普、齊偉說農業等短視頻進行線上的病蟲害防治講解、農業專家還會進行田間地頭的農業直播進行講課。
2,用互聯網提升效率。
互聯網與農業的結合,將轉變傳統的生產方式,大大提升農業的生產效率。近幾年來,類似農事寶、農管家等農場管理APP層出不窮,基于移動互聯網提升了農場的生產效率。
作為一名新農人,我們要學著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去提升效率。利用二維碼追蹤農產品的生產過程;利用農場管理APP進行農場水、土、氣、肥、藥等的自動調節;利用傳感器技術實現精準農業等。
未來農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科技化程度將更高,新品種培育技術、生態農業種植養殖技術、水質土壤改良技術、農耕設施科學技術等將大面積運用到農業領域,這些新技術的運用將大大提高我們的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互聯網將幫助我們更好的提升效率,實現人在家中坐,牛馬放牧中。
3,借助互聯網營銷產品。
現在大大小小的三農網紅層出不窮,大家都看到了互聯網營銷的巨大潛力。短視頻和直播,更是給農產品銷售插上了翅膀。
農民要如何利用互聯網投資致富?
突出地方特色
發展具有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名、優、特農產品和“老字號”農產品。
匹配當地資源
受區域資源和生產條件制約,品牌農產品要根據資源類型和創造價值的不同來分別掌握和控制品牌資源。農產品品牌不能脫離資源追求“大”,要把控好資源利用、品質保證和市場需求的關系。
多種經營模式
這種模式就是說生產統一和個人在戶都可以,但是經營服務要在合作社或者企業。農產品品牌要以產業為基礎,大力開展農業產業化經營。
強化質量管理
雖說農產品是人生產出來的,但是抓好質量是關鍵,品牌產品質量是不可缺少的一關,要在各個環節都做好,還要建立相應管理辦法。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確保農產品品牌的質量和信譽。
爭取政府支持
想做農產品品牌是件好事,但品牌農產品生產一定要積極爭取政府和地方的支持,這是農產品品牌建設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