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平均數的種類有哪些?
股價平均數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
一、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 Pn)/n。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 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后的比較發生困難。
二、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 一是除數修正法,二是股價修正法。
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 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數。即: 新除數=變動后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
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后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 種股價平均數就采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三、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平均股價怎么算?
1、單純平均股價 單純平均股價是由樣本股票價格的單純算術平均所算出。
例如,股價分別為20元、35元、37元、45元、60元等5種股票的單純平均股價為: (20元+ 35元+ 37元+ 45元+ 60元)/5=39.4元 依照這種股價統計,我們可以獲悉股票投資獲利率的情形,從而,可從利率體系中知道股價究竟是屬偏高還是偏低。
2、加權平均股價 加權平均股價是將各樣本股票的發行量或成交量當作權數計算出的平均股價。
計算加權平均股價時,當作權數的有兩種:一為成交量,另一則為發行量。
以成交量為權數的加權平均股價由樣本股票成交額的總和被同時期的總成交量相除計算出來的。
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平均股價則由樣本股票的市價總額,也就是各樣本股票的股價乘上發行量的總和后被樣本股票發行量的總和除所得商。
前者就是每股平均成交額,可用以測定股市的投資者心理,而后者則僅適用于觀察平均股價水準的變動。
兩者的計算式如下:設P為股價,W為成交量或發行量,n為樣本股票數。
則: 3、修正平均股價 修正平均股價是指在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法的基礎上,當發生送股、拆股、增發、配股時,通過變動除數,使股價平均數不受影響。
其中修正除數和修正后的股價平均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新除數=股份變動后的總價格/股份變動前的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股份變動后的總價格/新除數 .
關鍵詞: 股價平均數的種類有哪些 平均股價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