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鄭晶晶
通訊員 高星
(資料圖)
視頻制作 胡祉祺
講述人:武漢市第四醫院護理部主任馮靜
這塊紅磚來自護理事業創始人、現代護理教育奠基人南丁格爾的倫敦故居,1937年,它被漂洋過海寄送到武漢。
南丁格爾磚(劉博 馬星翔 攝)
南丁格爾故居在醫療護理界的意義非凡,因市政建設而拆下來的墻磚被世界各地的護理單位和組織視為崇仰和懷念“提燈女神”的珍物。當時身在武漢的國際護士學會會員、英國護士施德芬女士也致信希望收藏一塊墻磚。
1915年,施德芬女士來到中國,為武漢地區的護理事業發展努力工作了30余年,開設并組合兩所護士學校,籌款建造兩校永久性校舍,培養了數千名護士。
曾任普愛醫院護理部主任的施德芬女士(前排居中)為醫院臨床護理工作、普仁護校的建設發展貢獻了智慧和力量(武漢市第四醫院供圖)
1937年,施德芬女士任漢口普愛醫院(今武漢市第四醫院)護理主任兼漢口普仁護士學校校長,主持普仁護士學校擴建校舍工作。漢口普仁護士學校是民國時期全國規模最大的護士學校,由漢口普愛醫院創辦的男女護校與仁濟護校合并而成。在中國護理事業的發展史上,產生了極為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普愛醫院的男院病房(武漢市第四醫院供圖)
經過接洽,英國護士學會同意贈與漢口普愛醫院及普仁護士學校一塊“南丁格爾磚”。幾經周折,1937年6月,這塊墻磚漂洋過海被帶回武漢,被特意嵌在護士學校教室西側的墻壁上。
時光荏苒,這塊珍貴的南丁格爾住宅磚依然在武漢市第四醫院里留存。
在今天的武漢市第四醫院,組織參觀“南丁格爾磚”,學習南丁格爾的事跡,接受南丁格爾精神的洗禮和教育,是新人護士們入職前不可或缺的環節。醫院常常用此磚作為理想教育的載體,用以教育學生們學習南丁格爾的獻身精神,全身心地投入于救死扶傷的護理事業。它所承載的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的南丁格爾精神,也隨著醫院的發展壯大一代代傳承并發揚光大。
如今,在武漢市第四醫院,參觀“南丁格爾磚”是新護士入職前不可或缺的環節(劉博 馬星翔 攝)
無論是趕赴四川汶川、青海玉樹等災區搶救傷員,還是勇往直前地投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斗,再到日復一日地護理救治工作……武漢一代代護理工作者,用實際行動傳承了“提燈女神”南丁格爾的精神,承擔護佑生命的神圣職責。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