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一個宣布全面電氣化的傳統汽車廠商,沃爾沃是轉型最早、也是最堅定的傳統車企。此前,沃爾沃欽培吉也在公開場合表示;“體系力是打贏消耗戰的關鍵”,而面臨記者對當下“價格戰”、自動駕駛技術以及日益競爭激烈的新勢力的具體發問,欽培吉也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欽培吉:創新,其實永遠是一個主題,不存在誰創新能力強,誰創新能力弱。北歐企業創新其實不差的,還有很多聚焦于技術創新的企業在那邊。像L2級的自動駕駛,沃爾沃是第一個全系標配的,就是我們那時候一直講全系標配,你現在去看我們那時候一代一代出來的車沒有不帶L2級自動駕駛的。自動駕駛到底是不是個偽命題?我覺得我們現在的輿論風向和新勢力講話,都很有意思。他永遠是非左即右,就在需要的時候瘋狂的講自動駕駛。
那時候我就在想,怎么可能自動駕駛?現在誰說我的車在路上撞死人我全賠,那個叫自動駕駛。也不行,國家法律是不允許你拿人命做測試的。更何況說現在技術本身你不可能做到完全自動駕駛。
前幾年我用L2級在高架上開車,都要經歷很長的心理適應期。因為有的時候,我老覺得有人沖進來,我是攔不住的。有些人有一點距離就敢別你,我不敢用我的車測試L2級會不會剎停。旁邊的人賭你會剎停,而我不敢賭機器會不會剎停。很多時候,這樣的問題很難得到解決。
說到創新,沃爾沃的車輛其實在美國以前入市的時候做完全自動測試。我們很早就有L4級的技術儲備正在做,做了很久。其實是能夠滿足里面狀況,無非就是概率的問題。誰敢說這臺車敢100%安全,這是不可能的,航空飛機都不可能說我100%就成功了。整個的法律 環境也沒有到這個程度,但是我覺得一點都不妨礙在自動駕駛的路上繼續向前嘗試。
自動駕駛不存在一個非左即右問題。 2025年肯定沒有人會推出全自動駕駛,我覺得2030年都夠嗆。但是,這不妨礙你進一步的解放雙手,進一步的提高自動駕駛的水平。人一直要在旁邊看著,至于手要不要離開方向盤,要不要放個駕駛輔助神器在上面,這是一個度的問題。
跳躍式二次曲線的發展,要出現大的技術變革。但是像這種必須要有法律環境的支撐,倫理道德的支撐。哪家廠商敢喊出我撞的人我全賠,國家還不敢讓你喊?你哪天說,我路上只有這臺車是自動駕駛的,旁邊的車是人工駕駛的。到最后誰讓誰?最后,宣布自動駕駛的人成了最牛的了,我橫著開的,旁邊的人不敢別進去了,他也是他的一個優勢,但是會有非常復雜的問題產生。
你開的路上會發現,這個品牌的車橫過來你得躲著,因為這是個機器在開。所以這個車還是賣的好,還是賣的不好;輿論聲量對這輛車的車主是一個什么樣的定位,這個都是問題。
而歸根結底,欽培吉始終認為,無論從法律環境、技術環境,還是從企業自己品牌的口碑環境,自動駕駛都是需要慎重去做的一件事情,而不能單純被輿論風向和新勢力影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