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眼下,咸安區10萬余畝春茶正值采摘高峰期,各茶葉生產企業精心組織,搶抓時節,采摘、制作春茶,確保茶葉產業全面豐產增收。
在咸寧市汪大珍茶業發展公司的雙溪橋鎮千畝標準化茶葉基地,放眼望去,一壟壟整齊的茶樹吐露新芽,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茶香。村民們三五成群,穿行于茶壟之間,嫻熟地采摘著新鮮茶葉。村民們告訴筆者,當下正值春茶產銷高峰期,她們在此采摘一斤鮮茶葉可獲取25-35元的收入。
“3月11號開始摘茶,開頭摘得少一些,茶葉細一些,摘得少。現在摘得多的有人每天摘200多塊錢,400多塊的都有,我這種婆婆媽媽,70多歲了,每天只能摘200塊錢。”咸安區雙溪橋鎮陳祠村村民馬來枝說。
據介紹,該茶葉基地面積達1000多畝,栽有中茶108、安吉白茶、黃金芽等9個優良品種,大都已進入豐產期。眼下,公司正積極組織采摘,確保茶葉采收不誤農時,每天都有200多附近村民上山采茶,最高峰時達300多人。
咸寧市汪大珍茶業發展公司茶葉基地管理人陳傳旺介紹,“高峰期每天要3萬多塊錢的工錢,都是雙溪本地的百姓,婆婆媽媽,摘得好的茶貴些,有35一斤、32一斤、25一斤的,主要看茶,看質量。”
在公司茶葉生產車間,四條自動化生產線正開足馬力,殺青機和烘干機正不停地作業。咸寧市制茶能手張長川正帶領制茶師傅們將攤放好的鮮葉倒入機器,經過殺青、攤晾、理條、烘干等工序后,制成清香撲鼻、葉底透亮的“黃金芽”、“羅針茶”等名優茶葉出售。
“因為受去年干旱的原因影響,茶園開采比往年遲了一點,但是通過今年修剪,茶葉產量不降反增。加工能力每天在1000斤至2000斤,大概這個高峰期的產量要持續10多天,銷售方面目前沒有干葉茶,價格比往年大概增加了四分之一,這是純利潤。”汪大珍茶業發展公司董事長張長川表示。
據了解,咸安區的茶園面積已達10萬余畝,可采摘面積8萬畝,目前春茶總產量600噸,雖然去年遭遇干旱,但隨著疫情放開和氣溫好轉后,采茶工流動性增加,春茶產量、品質和銷售價格均略有上漲。近年來,咸安還把種茶產業和旅游產業有機融合,因地制宜打造融旅游、觀光、采摘、餐飲于一體的茶旅產業,小小茶葉,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葉子”。
(通訊員 陳朝暉 李瑞豐 李衛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