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布的2022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指出,“通過系統整治,淦河5條支流全面消除黑臭,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大幅提升,淦河流域水環境明顯改善。”
淦河是咸寧人民的“母親河”,長江的重要支流。守護好淦河,事關咸寧百姓福祉、長江生態安全。
【資料圖】
近年來,我市以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為契機,推動淦河流域系統治理,先后獲批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全省海綿城市示范市。
好成績離不開好做法。具體而言,是我市打出了一套系統治理淦河的“組合拳”:
其一,堅持問題導向,推動真改實改徹底改。
——高站位整體謀劃
2020年以來,市委書記、淦河市級河長孟祥偉先后12次徙步巡查淦河,為淦河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把脈問診。
市委、市政府站連續多年把淦河流域綜合治理、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作為污染防治攻堅戰“樣板”工程強力推進。
——高規格強力推進
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長任組長的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制定職責明確的協同推進機制。
聘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院、中國建筑第三工程局等國內知名企業,制定《咸寧市淦河生活污水排放綜合治理項目實施方案》。
——高質量整改銷號
針對“咸寧城區每天大量生活污水直排淦河”問題,以16個直排口整治為突破口,2019年10月實現截污納管,削減直排淦河的日污水量約1.37萬噸,2019年12月通過省級銷號驗收。
其二,系統綜合治理,統籌治污治水治黑臭。
——針對病灶辯證施策
全面摸清污染源,構建灰綠結合的淦河系統治理體系,全面提升水環境治理。
科學推進管網診斷,有效解決污水處理能力不足和擴建用地有限的問題。積極開展城鎮生活垃圾綜合無害化處理工作,有效控制水體污染。開展城區雨污分流改造和生態修復,打造優質生態示范段。
——全域全線系統治理
打破城市建成區的局限,實現流域綜合治理、污水治理、垃圾收集處理等一體推進,防止污水流入斧頭湖和長江。
近年來,治理河道37.7公里,新建截污管網117公里,新建生態示范段4.3公里,清淤9.8萬立方,新建污水提升泵站7座,實現了以點帶線破面的整治新途徑。
——統籌推進提質增效
堅持統籌謀劃,追根溯源、綜合施策、協同推進,累計投資29.4億元,全力推進幸福淦河建設。
以實施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為契機,劃定全省三級流域淦河流域片區,高標準編制淦河流域空間發展規劃。
投資1.5億元實施淦河“一河兩岸”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建設1條濱水綠廊,3段特色水岸,6大景觀節點。2022年,我市水環境治理工作獲生態環境部表彰。
其三,完善體制機制,確保水綠水凈水長清。
——鞏固治理成效,探索長效機制
建立科學的監測監控體系,在淦河沿線建了30個微型自動監測站,24小時“天、地、空”監測水質變化、水源監管。
出臺14項保障水體長治久清的制度文件,對排水相關工程進行全過程監督管理,建立淦河垃圾打撈和清運長效機制;構建全周期監管平臺,建立定期監測和信息公開機制。
——建立常態化考核機制
將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納入市政府年度綜合考核目標,考核結果與財政“以獎代補”資金、干部實績和任用掛鉤。同時,嚴格執法監督,對因失職、瀆職導致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滯后的,嚴肅追責問責。
——建立多元化籌資機制
通過向上爭取、地方投入、社會資本參與等方式,統籌中央預算內投資、政府債券項目、PPP模式,推進項目建設和運營。同時,由市、區分別承擔后續運營維護,全力保障后期營運資金,防止重建輕管。
如今的淦河,水清岸綠、一步一景,是名副其實的生態之河、美麗之河、文明之河、富民之河。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鎮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