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微海風和陣陣海浪的相伴中奔跑是什么樣的體驗?4月9日上午8:00,2023岱山海岬半程馬拉松在魚山大道鳴槍起跑,5000余人通過這場“最美海岬馬拉松”領略岱山獨特的海岬風光,給這座秀美的島嶼帶來了全新生機。
經過多年發展,岱馬正在逐漸成為五湖四海跑友高度關注和積極參與的馬拉松盛會,也成為了岱山的“賽事名片”。在岱山文體旅深度融合的積極探索中,岱馬持續釋放其賽事紅利,賦能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架構,提升城市能級。
擦亮賽事品牌,著力打造“延伸服務”體系
(資料圖)
岱山海岬半程馬拉松創辦于2018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作為全國唯一的海岬馬拉松,岱山海岬半馬肩負起了將當地海岬風情和人文底蘊呈現給大眾的任務。為此,賽事組委會在賽道的選址上下足了功夫。
和上屆賽事相比,今年岱馬線路進行了優化升級,打造出一條完整的海岬風光賽道。賽道沿途增加了北峰山步道,穿過東海郊野公園、鹿欄晴沙景區,21.0975公里的半程線路幾乎串起了岱山本島上的所有標志性景點,其中有5公里都在沿著海岬奔跑。參賽選手全程奔跑在優美的海岬風光下,沉浸式體驗海岬賽道的優美風光。
近年來,岱馬始終聚焦于打造賽事品牌,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8年首次舉辦就獲得中國田協“銅牌賽事”和“最美賽道特色賽事”稱號,2019年更是成功升級為中國田協“銀牌賽事”,同時入選浙江省重點培育品牌體育賽事名錄庫。
品牌賽事IP的外延,可以借助賽事IP本身的資源得到發展,同時也更可以反哺IP本身實現雙贏。今年,除了持續優化賽事服務建設,組委會更是把目光投向于賽事的“延伸服務”體系。
為此,岱山馬拉松推出了海岬露營節、岱馬體驗官、旅游優惠福利、風箏展示、非遺文化展演等配套活動。此外,組委會還為選手推出了“岱馬之夜”的活動,樂隊演出、露天電影、露營燒烤、互動分享……岱馬已經不止于一場競技賽事,更是一場期待已久的聚會。
以賽事為抓手,促進文體旅深度融合
自創辦之初,岱馬就打出了“海洋文化海岬風情馬拉松”這張賽事文化牌,并樹立了以賽促旅,文體旅融合發展的辦賽思路。也正因為此,岱馬迅速在全國眾多賽事中脫穎而出,得到了眾多馬拉松愛好者和社會各界的高度好評。
以賽事為媒介推廣岱山海洋文化,岱馬以這種方式實現了與海洋文化的結合。賽事服務方面,岱馬深度融合了岱山特色文化,通過風箏文化展示、漁民畫伴手禮、特色非遺文化展演、“岱山三寶”海鮮特色補給等方式,深度挖掘岱山這座縣城的文化基因,使岱山的海洋文化遍布賽場每個角落。
不僅如此,近年來岱山縣抓住文體旅融合的機遇,通過舉辦體育賽事,探索促進全域經濟發展的新格局。
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舟岱大橋的通車,馬拉松賽事的舉辦拓寬了當地文化和旅游產業的發展。除了做亮“非遺+景區”金名片,深化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岱山縣還積極嘗試打造海島休閑旅游目的地,培育了一批特色旅游品牌,通過發展戶外露營、研學旅游、山地自駕等網紅產業,推動旅游業態蝶變升級。
文體旅的深度融合,不僅繪就了岱山全景全域海島花園的美麗畫卷,還把岱馬打造成一場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旅游盛宴。未來,賽事將繼續秉持“跑游岱山”的辦賽宗旨,全方面輸出“岱山文化”,講好岱山故事。
響應全民健身,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持續推進,為越來越多的群眾提供了充分展示運動風采的平臺。岱山在通過積極承辦體育賽事的過程中,一方面打破了人口較少、經濟體量較小的困局,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另一方面則踐行“賽事惠民”、釋放了辦賽紅利,使城市能級實現躍升。
岱馬作為岱山的名片,提升了當地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通過馬拉松賽事的舉辦,持續帶動了旅游等產業鏈的消費,經過持續深耕,岱馬的經濟效益開始收獲成效,推動了岱山體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除海岬半程馬拉松外,岱山還積極承辦了海島公園徒步大會、全國氣排球精英賽、沙灘高爾夫球挑戰賽、全國風箏競標賽、環蓬萊仙島自行車賽等六大精品賽事,不斷挖掘體育產業發展潛力,打造體育產業增長新引擎。
體育賽事活動的打造,其積極影響也在不斷輻射至市民身上,吸引著群眾廣泛積極參與運動,拉動全民健身,實現體育活動常態化開展。
近年來,岱山持續出臺了《岱山縣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等4個政策規劃,通過科學有效的政策推動全民健身。在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上,岱山打造了城市社區“10分鐘健身圈”,建設健身步道、球類設施、器械類設施等公共體育設施,縣全民健身中心、秀山全民健身公園、DSD岱東運動中心等項目的建設與開放都使岱山“生活體育化、體育生活化”的健身氛圍日趨濃厚,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架構基本形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