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香港與內地通關全面恢復正常,兩地人員交流迎來大幅度增長。根據香港旅游發展局提供的最新數字顯示,香港內地往返人數持續增多,2月訪港旅客為146萬人次,其中內地旅客占比超75%,尤其是周末是內地人士訪港高峰期,3月的第一個周六錄得通關人數超過8.68萬人次,辦港澳通行證要排超級無敵長的隊。
兩地交流恢復正常化也讓缺席三年之久的港代生意艱難恢復,不過與三年前不同的是,由于內地電商的崛起和內地網紅產品的熱銷,以及小紅書等中文社交媒體平臺熱度的暴漲,現在的港代變成了“反向代購”,很多港代轉行“深代”,即從深圳向香港帶貨,鮑師傅糕點、奈雪的茶、一點點奶茶、周黑鴨、絕味鴨脖等網紅食品受到香港人民尤其是香港新移民的歡迎。
反向代購的走紅,不僅折射出香港地區對內地文化的認同,也是深圳與香港“同城化”趨勢的體現。事實上,由于內地物價低廉,早在疫情之前就有大量香港居民定期北上深圳購買生鮮食品及日用品,甚至有大批香港人反向移民,在深圳買房,晚上來深圳居住,白天回香港上班上學。而隨著深港融合的加速,很多香港品牌也來到了大陸,以滿足香港人購買的需求,獅球嘜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根據尼爾森2012年- 2020年全港食油超市零售調查報告顯示,獅球嘜多年來始終是香港銷量第一的食用油品牌。獅球嘜一直深受香港人的歡迎,絕大多數港式茶餐廳用的食用油都是獅球嘜,可以說,獅球嘜就是根植香港人記憶中的家的味道。其實,深圳人乃至廣東人都對獅球嘜并不陌生,深圳、廣州等地的很多粵菜餐廳用的都是獅球嘜的食用油,獅球嘜也憑借安全健康的品質在內地獲得越來越高的認可度和知名度。以往,獅球嘜是很多深圳人去香港必買的產品,而如今,不需要港代,在深圳的大型商超或者獅球嘜專賣店都可以直接買到獅球嘜食用油,獅球嘜的產品形象和廣告在深圳也隨處可見。
香港與廣州、深圳的飲食、文化同根同源,都是說粵語、吃粵菜,而最地道的粵菜,還得用獅球嘜食用油才燒得出來那個味兒。時隔三年香港內地終于正常通關,粵港澳大灣區的同城化第一步,就寄托到飲食方面,這么久再次在深圳街頭見到香港獅球嘜,也代表著香港和內地飲食文化的進一步融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