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已形成較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也涌現了一批優秀企業,在局部成了很強的能力。尤其是我國擁有龐大的芯片消費市場和豐富的應用場景,這是市場經濟下最寶貴的資源,是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戰略性優勢。
接下來,啟信寶就以數據為基礎,對上海市、深圳市、北京市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進行深入探索,尋找行業中的“隱形冠軍”。
深圳市企業數量多,上海市企業數量增速快
據啟信寶·啟信慧眼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2月,深圳市集成電路產業共1924家企業,增速約為19%。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共1130家企業,從2018年到2022年企業數量增速約為29%。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共530家企業,近五年企業數量增速約為25%。從增速上看,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的企業數量增速高于北京市和深圳市。從企業總數上看,深圳市集成電路產業的企業數量高于上海市和北京市。
深圳市創新水平較高
從發明專利授權總數看,深圳市的創新水平較高。啟信慧眼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2月深圳市集成電路產業內發明專利授權數量為88320件,總體高于上海市與北京市。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內發明專利授權數量為47189件。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內企業發明專利授權數量共有30737件。
上海市融資環境更好
啟信慧眼數據顯示,上海市近五年總融資事件總數達到了670件,高于深圳市和北京市。從2020-2022年各年的數據來看,上海市2020年、2021年、2022年集成電路產業年度融資次數分別為160次、200次、153次,這三年融資次數均多于北京市、深圳市,其中在2021年融資次數最多。北京市2020年、2021年、2022年年度融資次數分別為77次、104次、63次。深圳市2020年、2021年、2022年年度融資次數分別為120次、113次、113次。
三地布局均以集成電路設計業為主
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的核心三業布局均以集成電路設計業為主。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鏈布局更為均衡、完備。在集成電路設計環節,上海市企業數量為812家,低于深圳市,明顯高于北京市;在集成電路制造環節,上海市企業數量為55家,略高于北京市、深圳市;在集成電路封測環節,上海市企業數量為78家,略高于北京市,略低于深圳市。
深圳市集成電路設計業集中度非常高。集成電路設計業企業數量為1310家,占深圳市集成電路產業的企業69.72%,集成電路制造、封測業分別為47家、88家,占深圳市集成電路產業企業數分別為2.5%、4.68%。從數據上看,深圳市集成電路對龍頭設計企業有一定的依賴,2019年的數據顯示,前十名企業的銷售總額為1065.7億元,占深圳市設計業銷售額的比例為97%,2020年龍頭企業受到制裁導致深圳市銷售額大幅下滑,深圳市2021年集成電路設計業增速為-46.4%。
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鏈以集成電路設計為主,核心三業各環節企業數量均低于上海市、深圳市。
除以上三個城市外,浙江、湖北、四川、重慶、天津、深圳等地也出臺了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鼓勵政策。眾多利好政策的支持和引導,對集成電路產業來說,無疑是“及時雨”和“定心丸”,將進一步推動產業健康、科學、可持續發展。啟信寶也將繼續關注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希望集成電路產業保持高質量發展,一路往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