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愛護環境衛生、有意識地進行垃圾分類、規范停車、能在勸導下停止不文明行為……市民的素質在一步步提高。”余開宏是咸安銀泉社區第二黨支部書記,常與基層群眾打交道的他,談起身邊變化,深感市民文明素養在不斷提升。
余開宏1982年在部隊入黨,是一位老黨員。部隊的歷練加上黨員的身份,讓他在生活中一直嚴格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作風。去年退休的他入選我市第一批“文明觀察員”。
“一方面是社區推薦,另一方面我自己也很樂意當這個‘觀察員’。”余開宏家住咸安區凱翔花園小區,是個熱心腸,把小區當成自己家來對待。小區垃圾桶周圍溢出了垃圾,他隨手就收拾干凈了。碰上下雪天,他帶頭鏟雪,為大家帶來方便。在他的影響下,小區里的“熱心腸”越來越多。
小區住戶盧咸軍是一名木工,平常工作忙且累,但只要是小區的活動他都會積極參加,像小區大掃除、疫情防控等,他第一時間站出來。余開宏說:“我在小區經常碰到他,這個小伙子也是退伍軍人、黨員,很勤快,平常干活不計較得失。”
余開宏告訴記者,凱翔花園里住戶紛雜,居民素質參差不齊,房屋建設時間久,基礎設施相對老舊,環境不算很好。2018年,區政府將小區停車線施劃規范整齊,增強綠化亮化,完善用水增壓設備……“政府給我們解決了硬件設施,我們當然得愛護小區環境衛生這些‘軟件’,把家園建好。”
“政府辦事效率值得點贊。”余開宏經常協助銀泉社區協調金獅巷小區事務,樂于助人、做事靠譜的他深受居民信賴,大事小事都找他幫忙。去年,該巷一處化糞池井蓋破損,造成了安全與衛生隱患,余開宏通過“微心愿”向社區反饋問題,很快,井蓋就得到了更換,處理速度讓周邊居民十分滿意。
金獅巷去年還新建了充電棚和充電樁,刷黑后的道路平整干凈,不再坑坑洼洼,小區樓下新鋪設了紅色地磚,小區面貌煥然一新。“有些小區變化大,有些小區變化小,總之都在變得越來越好。”余開宏在平常的志愿活動中,感受著咸寧“每天都有新變化”。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參與者,也是最終受益者。”余開宏認為,市民的文明意識雖有提高,但應該更進一步,要有主人翁意識,做到人人講文明、時時講文明,只有這樣社會才會真正文明起來。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聶瑩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