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有車一族選擇節能環保的純電動汽車代步,車主對充電設施的需求也在增多。
(資料圖)
目前,市區各居民小區是否配套公共充電設施?車主們如何充電?安裝充電樁有什么要求?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小區公共充電樁稀缺
“小區沒有公共充電樁,每次充電我都會到周邊的十六潭公園停車場、銀泉大道的充電場站等地方去。”家住金桂路的韓女士說。
“我們小區有少量新能源車位,不過不夠用,平時充電靠搶。”璟湖世紀城業主聶小姐說,小區物業將部分車位改造成充電車位,但新能源車位“僧多粥少”,有時還被占用。她說:“前兩天業主群里就有人抱怨,充電車位被占用,只能大半夜到外面去充電。”
2月17日,記者走訪市區多個小區了解到,有公共充電樁的小區并不多。即使有,數量相對于日漸增多的電動汽車來說也十分有限,車主常常一“樁”難求。而沒有公共充電樁的小區,車主只能在外充電。
好在近年來,市區一些公共停車場、商業場所都配建了新能源充電設備,還建設了專門的充電場站,方便新能源車主。
車主吳先生說,自家的電動車通常在市政府附近的停車場充電。他說:“小區也有充電樁,但是壞了沒人維修,充電車位常年被油車占用。如果能在小區充電,當然更方便。”
記者了解到,開發商配建充電樁的小區在市區很少,特別是建成較早的小區在開發建設時基本沒有配套公共充電樁。新能源汽車車主只好將車開到周邊公共充電場所充電,或者安裝私人充電樁充電。
充電樁安裝有點“繁”
2月15日,在市區九重錦小區一側的新能源停車場內,一臺新能源汽車正在充電樁前充電。充電樁顯示車輛已經充電41分鐘,總電費4.08元,總服務費0.48元。
“小區共有新能源充電樁9個,是開發商配建的。”小區物業負責人王仁才說,九重錦在規劃建設時就預埋了充電樁的線路,去年充電樁正式建好投入使用,收費和維護都由建設方負責。
王仁才介紹,目前,九重錦小區有電動汽車33臺,占已登記小轎車總量的5%。隨著電動小轎車越來越多,有時候小區充電樁不夠用。
當天,在市教育局小區,該局后勤中心主任施華軍告訴記者,小區目前有4個充電樁,均為私人安裝。這需要有自己的車位并且向電力部門申報,經過現場勘察審核后方可安裝。
在龍泉佳苑小區,去年底新安裝的12個新能源充電樁即將投入使用。小區黨支部書記李萬定說:“安裝充電樁是順應業主需求做出的決定。”他稱,龍泉佳苑長期出入的車輛中約有40多臺電動車,車主飛線充電,存在安全隱患。業委會黨支部了解后,主動與咸寧供電公司高新區供電中心聯系安裝充電樁。目前,小區正在與電力公司溝通交付使用相關事宜。
另外,記者了解到,在已建成的居民小區再增設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需要占用一定公共用地,還需給小區電容量擴容,這就涉及規劃、用地、消防、電力、物業、業主等多方,協調難度大,協調周期長。
多措并舉破解充電難
據統計,到2021年底全市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為5969輛,我市新能源汽車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有關部門預測,到2025 年咸寧市新能源汽車將達到3萬輛,其中新能源私家車將達2.6萬輛。
隨著我國新能源車快速發展,為了以配套建設引導新能源車消費,解決小區“車多樁少”的矛盾,我市近期制定出臺了《咸寧市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專項規劃(2022-2035)》。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咸寧將規劃建設小區公共充電樁1306 個、小區自用充電樁 5213 個,其中市區規劃建設小區內部公共充電樁426個、小區自用充電樁 1702個。
在市住建局今年工作計劃中,推進市區住宅小區充電樁建設,新增200個小區充電樁標準化(電動汽車、電動二輪車)建設。
記者從湖北香城交通運輸服務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我市計劃投資大量資金,進行市區老舊改造小區電動車充電設施“全覆蓋”。目前第一批20個老舊小區已經完成電表安裝,只等施工隊進場建設。這批老舊小區中包含了100多個電動汽車的慢充電樁建設。
目前,該公司還在市區進一步調研,了解老舊小區充電樁建設需求。有需求的居民,可以向所在社區提出申請,社區統一登記,該公司再作出安排。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萱 黃蘭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