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央視網消息:近年來,隨著教育數字化的持續推進,各地中小學數字化教學條件全面提檔升級,尤其對于廣大農村地區,數字化已經成為助力鄉村教育發展的有效手段。
湖南永州下馬渡鎮市門前小學地處山區,在校學生不足20人,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新學期開學,市門前小學正通過多媒體設備與城里的民生小學同步開展“云上讀書分享會”。課堂上,兩地師生“隔空問好”,共同分享寒假期間參加快樂閱讀活動的心得體會。一塊屏幕連接了城鄉兩個課堂,兩地的同學們同上一堂課,共享教育資源。
湖南永州下馬渡鎮市門前小學校長 蔣向雷:我們與市里很多所優質學校聯合建起了“云課堂”,定期進行遠程網絡教學,讓學生們同時可以聽到音樂、科學這些優質課程。現在資源很豐富,給了我們鄉村教育提升的抓手。
數字化教學條件的不斷改善,有效助力了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在貴州省丹寨縣興仁小學,老師和同學們通過線上講授加線下互動的方式,讓課程變得豐富多彩。
這是貴州省丹寨縣興仁小學開設的一門“玩轉節奏”趣味課,跟隨視頻中的老師學習杯子舞,練習節拍感,同學們玩得不亦樂乎。線上老師講授,線下老師組織課堂互動,像這樣,學校已經引入了探秘人工智能、中國象棋入門等十多門素質課程。
貴州省丹寨縣興仁小學學生 文騰:我對這種課程非常感興趣,我也了解了很多人工智能(的知識),長大以后想當一名科學家,讓人工智能更好地(為)我們人類帶來更大的幫助。
貴州省丹寨縣興仁小學校長 蔡金權:這些年,我們的數字化教學設備不斷地更新,課件也不斷地在豐富,現在我們還可以開展多種豐富的(素質教育)課程。
目前,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互聯網接入率達到100%,99.9%的學校出口帶寬達到100M以上,超過四分之三的學校實現無線網絡覆蓋,99.5%的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室。數字化教學條件的不斷改善有效助力了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