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記者見博、特約記者李婷婷、通訊員聶國力報道:植保無人機在空中盤旋、農戶在精心挑選農機、大型拖拉機裝上“北斗”、維修員奔赴田間地頭檢查相關機械……2月7日,記者來到咸安多個農機公司和合作社看到,處處皆是春耕備耕的繁忙景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咸安區農業農村局提前謀劃,讓傳統農機+智慧農機雙向發力,確保不誤春耕、不誤農時。
在雙溪橋鎮毛祠村,永興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早稻農田里,兩臺旋耕機正穿梭其中,機器轟鳴聲中,原本板結的土壤立馬被翻開,野草也被粉碎、還田。僅用五分鐘,一畝農田便耕好了。
在合作社維修部,工人彭正正在給旋耕機換油、保養并發動調試。在這臺旋耕機周圍,還擺放著各種類型和不同功能的耕作機械,所有農機將全部進行保養維修,整裝待發。
“合作社現有插秧機、收割機、無人植保機等農業器械,今年將集中育秧苗20畝地,能有效提高水稻生產機械化水平,在保證秧苗質量的同時,有效改善土壤質量,保證水稻種植高效、科學。”該合作社負責人吳佑明說。
在馬橋鎮利興農機銷售點,大型拖拉機、旋耕機等一臺臺嶄新的農機具擺放整齊,企業負責人正向客戶介紹農機具的功能。
“這批新機器動力強勁,性能強大,既能耕地又能耙田,已經預定了幾臺出去。”該負責人說。
記者在附近幾家農資批發店內看到,種子、農藥、肥料等春耕備耕物資琳瑯滿目,儲備充足。
這邊農資配備馬不停蹄,那邊智慧農機也在大顯身手。
在咸寧市天意模型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工人正在安裝調試無人植保機,這些農用無人機將會在春耕生產中大顯身手。
該區農業農村局農機化技術推廣站站長余社平說,目前全區擁有大中型拖拉機376臺,植保無人機91臺,插秧機46臺,大部分安裝了北斗自動駕駛系統,為全區春耕生產、早稻育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