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佳會委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推廣“幸福食堂”讓養老變享老
杜佳會委員說,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咸寧市常住人口265.8萬人,年齡結構中60歲以上人群占比17.65%。人口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加劇,城鄉老年人群體不同程度面臨就餐困境。為此,我市應推廣“幸福食堂”提供精細化養老服務。
杜佳會委員認為,推廣“幸福食堂”提供精細化養老服務,可結合赤壁市蒲紡桂花樹社區、赤壁鎮東柳村等“幸福食堂”建設案例經驗,根據“共同締造”理念,推廣“幸福食堂”模式,加強老年人助餐服務。
杜佳會委員建議,建好“幸福食堂”就要依托養老服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站等現有養老服務設施資源,通過新建、改建、整合等方式,合理布局建設一批老年助餐點,就近解決老年人就餐難題;也可招募鄰里互助志愿者,為殘疾、臥病在床等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門服務,打通特殊老年人群體就餐需求“最后一百米”;還可采取共同締造項目“以獎代補”模式,鼓勵有需求、有條件的村(社區)進行試點建設,吸納社會資本、發揮鄉賢資源等,夯實“幸福食堂”建設資金基礎,確保老年人配餐優質、低價,讓咸寧的老年人能夠幸福地安享晚年。 (記者 陳志茹)
馬辰委員
建設體育公園滿足居民需求
馬辰委員建議,加快推進我市體育公園建設,提升公園城市品位。
馬辰委員說,體育公園是全民健身的重要載體,是大健康產業展示的重要窗口。目前,我市各類公園(包含游園)有100多處,但與體育公園建設目標相比,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我市公園規劃建設注重景觀美學,忽視體育功能,不能適應和滿足大健康功能性需要;注重基本保障,忽視配套提升,不能有效滿足群眾日益強烈的戶外運動需求;注重區域建設,忽視體系發展,不能滿足舉辦專項體育賽事和特殊體育項目的場地需求。
因此,她建議進行全景式規劃,將體育公園建設納入我市公園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打造集體育健身、觀光游覽、休閑娛樂、生態涵養、文化保護于一體的公園體系;開展樣板化建設,以咸寧潛山體育公園、通城體育公園開工建設為契機,打造示范樣本;進行智慧型管理,探索建立第三方運營機制,由專業機構負責公園的管理與運營,打造精品體育賽事聚集地,實現體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各級政府、各職能部門應加大體育公園建設力度,滿足居民休閑健身要求。 (記者 漆兵)
趙德富委員
推進加裝電梯改善居住條件
“老年群體作為我市老舊住宅小區的主要居住對象,步梯房讓行動不便的老人等出行困難人群生活質量受到影響,幸福指數不斷降低……”趙德富委員建議,進一步完善我市既有住宅使用功能,改善居住條件,加快推動我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
趙德富委員介紹,按照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數據,截至2022年10月份,咸寧市城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共完成安裝9部,正在施工的4部,正在辦理報建手續的14部。目前,我市城區加裝電梯工作推進速度并未和居民日益迫切的需求相對應,相關制約因素仍存在,市民要求增設電梯的愿望日益強烈。
趙德富委員建議,由有關部門通過編制指導文件等形式對居民進行輔導,并提供一站式服務。指導手冊可包含加裝電梯流程、樓層費用分配制度實施指南、協議書樣表、維修保養方案指導原則等,由社區加大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宣傳和引導,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的良好氛圍,讓業主有切實的獲得感、幸福感。由住建部門統一出臺建設資金、運行資金、維護保養和年檢等費用的分配比例的相關指導原則。借鑒其他城市先進做法,創新思路,探索新的加裝電梯建造費用和物業管理、日常維保費用分擔模式。 (記者 吳青朋)
周巍委員
加快建設天橋緩解交通擁堵
隨著市民的生活質量日益提高,溫泉中心城區人口不斷增長,私家車擁有量逐年遞增,人車之間的交通矛盾越來越突出。市實驗小學每天早晚高峰期在茶花路周邊穿梭的家長與學生密集。周巍委員建議,建崇文路9號過街網紅天橋,緩解附近上下學期間的交通壓力。
周巍委員建議,利用創建文明城市之契機,加快建設崇文路9號過街網紅天橋。當前,我市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市政府可以將網紅立體過街設施列入年度城市建設計劃。一是探索多元化投資方式,在著力增加財政投入的同時,通過出售冠名權、配套商業設施出租權以及周邊開發商贊助等市場化方式引進社會資本。二是對補建天橋的選址要廣泛征集社會意見,確保發揮最大效用。三是城建部門對新開發建設的區域要做遠期規劃,對人流車流提前預判,提前預留公共設施建設,更好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服務于民。借鑒外地經驗,出臺管理辦法確保學生上下學安全,緩解交通擁堵。
同時,周巍委員建議,堅持以人為本、安全便捷,搞好現有天橋升級改造。以高新區清華城天橋為樣本,按照“應裝盡裝”“能裝盡裝”的原則,把現有老希望橋天橋升級改造列入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 (記者 熊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