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紅委員
激發女性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資料圖】
周燕紅委員表示,隨著女性社會地位、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市女性科技人才總數量和占比呈上升趨勢,不少女性科技人才成為科學技術領域的杰出代表。但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以及體制的不健全、政策執行的偏差和引導不力,制約了我市女性科技人才作用的發揮。
因此,周燕紅委員建議加強女性科技人才隊伍培養,鞏固和擴大本地高校女性人才培養和儲備,采取“走出去、請進來”定向培養發展模式,在招生上降低分數線,學習生活上設置獎學金,就業上放寬年齡,讓其舒心、稱心、安心棲身獻智咸寧發展;改革創新女性科技人才引進方式,重點培養、引進、用好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等以及我市專精特新企業所需女性科技人才。出臺激勵政策,提高女性科技人才比例,制訂實施女性科技人才在評定晉升、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措施和辦法,健全完善女性科技人才評選表彰、生理保護、孕哺乳期等寬松優厚條件的行動方案。加大女性科技人才經費投入,讓科技成果轉化成咸寧經濟社會發展的源頭活水,設立多種獎項,鼓勵女性科技人才在研發成長路上有干勁。此外,政府要建立女性科技人才服務平臺,營造女性科技人才發展環境,為建設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貢獻“巾幗英雄”力量。 (記者 熊大平)
汪定邦代表
既要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
“發展離不開人才,近幾年來,我市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吸引了不少人才,但是我認為不僅要吸引人才,更要留得住人才。”5日上午,崇陽代表團分組審議現場,汪定邦代表提出,引才的同時,還要注重讓人才留下來。
以自己的湖北中健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為例,汪定邦代表說,往年公司都是在春節之后開始招聘,但這個時候,好多人都已經外出尋找工作。公司目前有員工700多人,南廠區已建成竣工投產,為了滿足客戶訂單交貨需要,擬招聘100名新員工。
“為了第一時間招人,我們已經成立了12個招工小分隊,在春節之前就深入全縣各鄉鎮開展招聘活動。”汪定邦代表說,年前正是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的高峰,公司根據實際情況,今年決定“先下手為強”。而且為了留住員工,公司提供了優越的上班環境,車間冬暖夏涼,干凈衛生,公寓式宿舍自帶衛生間、陽臺、空調,還有24小時熱水,此外,廠區內還建有籃球場、羽毛球場、圖書室、桌球室等休閑娛樂設施。
“針對大家擔心的‘新手上路,工資不高’的問題,我們公司也有解決的方案。”汪定邦代表說,公司有長期工和周薪制(短期工)兩種模式,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務工需求。新工試用期3個月,期間還會享受不同的補貼,如入職前10天,每天100元錢,第11天到30天,雙倍產量工資,第二個月補800元……通過這樣的方式,確保新員工月薪能在3000元以上。除此之外,新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入職第一個月就可繳納保險,逢年過節還有員工福利。
“年底正是務工人員返鄉高峰,建議政府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出臺相應的支持政策,讓這些人員能夠留下來,解決本地企業用工難問題。”汪定邦代表建議。 (記者 龐赟)
呂鵬飛委員
推進“產教融合” 培養技能人才
4日下午,在政協委員分組討論中,呂鵬飛委員建議,大力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培養適應咸寧經濟發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呂鵬飛委員說,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既需要數以萬計的頂尖大師、領軍人物攻克“卡脖子”問題,同時也需要數以億計的技術技能人才解決“卡身子”“卡腿”問題。“卡脖子”不行,“卡身子”“卡腿”當然也不行。產業鏈雖有上中下游之分,但實現產業鏈功能的各類人力資源的重要性沒有上中下之分。上游不給力,就會發生“卡脖子”;中游不給力,就會發生“腸梗阻”;下游不給力,就會發生“足壞疽”。而職業教育培養的技術技能人才則是就是解決“卡身子”“卡腿”的問題,既不可或缺,更不可替代。
呂鵬飛委員建議,政協能作為紐帶多組織校企交流活動,了解企業所缺技能人才的方向,根據需求設立相關專業定點培養。一方面解決實際人才供給問題,另一方面為招商引資和產業轉型發展提供技能型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記者 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