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咸安區巨寧大道的湖北三六重工有限公司廠區內,有一座高高的試驗臺。試驗臺上,安裝了一扇重40噸的大門,在斷電的極端情況下,僅僅通過手動操作,就能提升到安全高度!
這便是地鐵人防和防淹系統智能裝備。
(資料圖片)
該項目由湖北三六重工和武漢理工大學、廣州地鐵設計院等單位聯合承擔,列入省科技廳光谷科創大走廊專項重點攻關。公司副總經理范曉霞介紹,這種防災設備能夠在區間隧道突發事故時,阻止水流進入地鐵車站,保證地鐵站內人員和設備安全。
此項技術已實現成果轉化。僅2021年,就拿下廣州地鐵近50臺防淹門系統訂單。
湖北三六重工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從事起重設備制造的民營企業,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的范曉霞成為公司第一批技術員。
2012年,世界500強企業德國蒂森克虜伯集團下了一份訂單,要求在停電時能提升16噸重物,產品用于巴西CSA焦化項目。世界各地的同行廠家生產了68臺產品運到巴西,安裝調試后通過不了驗收,全部按報廢處理。
范曉霞率領技術團隊攻堅克難,用3個月時間,研發出符合要求的產品,由其在國內首創的斷電自動控制技術,取得2項專利授權。
為鼓勵創新,湖北三六重工設立范曉霞勞模創新工作室,現有核心成員9人,鼓勵他們刻苦鉆研,各自發揮聰明才智;企業每年投入科研經費逾400萬元,用于保障科研團隊開展技術創新、產品研發。
十幾年來,范曉霞帶領科研團隊共取得30多項專利,由她領銜研發的產品,每年為公司增加銷售收入2000多萬元。
不久前,工信部發布第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湖北三六重工光榮上榜。范曉霞表示,將發揮中小企業貼近市場、機制靈活、反應快捷的優勢,在校企合作、技術研發、產品制造等方面再上新臺階,“科技創新引領智能機電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光谷科創大走廊咸寧功能區、創建湖北省創新型縣市區再添新功!”
(?汪洋 胡劍芳 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