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市委六屆三次全會提出,要做大做強大健康產業,集中精力打造“醫、藥、養、健、游、護”為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集群。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許關欣認為,這是市委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的政治擔當,是對咸寧發展路徑的清晰擘畫,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衛生健康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許關欣說,近年來,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斷推進全市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在前期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快速果斷處置輸入性疫情。搶抓國家進一步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的機遇,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申報湖北排位第一。高分通過重新評定為國家衛生城市。首批公布縣級三級醫院全省最多。“千縣工程”引領高質量發展。率先出臺鼓勵三孩生育配套政策。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實現重大突破。實現大學生村醫配備全覆蓋。成功申報全國無結核社區試點項目。做實“四個醫”醫養結合模式,醫養結合全省示范。中藥材產業發展擦亮金字招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
許關欣表示,全市衛生健康系統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遵照黨的二十大全面部署的健康中國建設任務,認真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和市委六屆三次全會精神,結合咸寧實際,同心同德、并力一向,統籌發展與安全、統籌疫情防控和衛生健康各項工作,全力推進健康咸寧建設,為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貢獻力量。
新征程新使命,新擔當新作為。許關欣說,全市衛健系統要圍繞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發展定位,主動擔負起“千鈞之重”的政治責任,助力咸寧加快實現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為此,要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任務,全面加強黨對衛健工作的領導;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學精準抓好疫情防控,科學把握形勢變化,穩妥有序推進防控措施優化調整;要謀劃、推進、落地一批大健康產業項目,持續深化大健康產業發展,以“培養10萬名面向全國的護理人才”為抓手,加快發展以護理為核心的大健康產業,形成咸寧護理標準,輸出咸寧護理品牌,培育大健康產業的咸寧品牌;要根據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要求,積極對接國家、省發改委、衛健委等部門,全力爭取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落戶咸寧,加快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要探索制定中國-上合組織地方衛生健康城市國家標準,打造高品位全域健康城市,推進健康村居、健康鄉鎮、健康縣區、健康機關、健康單位等健康元素和健康細胞的創建;要筑牢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網底,持續提升醫療服務水平;要強力推動“323”攻堅行動,根據各地“323”健康問題中重大疾病發病情況一縣一策開展重大疾病免費篩查,及早發現和管理高危人群;要完善積極生育支持,多形式多渠道宣傳支持三孩生育的一攬子政策,積極營造鼓勵生育的社會氛圍,持續推動各縣市區十二條配套措施聯動落地。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盛?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