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市委六屆三次全會提出,要加大教育投入,把重心放在中小學和幼兒園上,努力將咸寧的基礎教育提高到更高水平,解決人才“后顧之憂”。
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陳禮高表示,全市教育系統將深入貫徹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多措并舉,切實解決學生家長急難愁盼問題,努力辦好人民群眾滿意教育。
解決學生家長急難愁盼問題,首要就是積極回應關切,解決家長煩心事。
全市教育系統,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加大投入力度,回應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美好向往。針對家長反映的“上公辦幼兒園難、上民辦幼兒園貴”等問題,實施萬個公辦學位擴充行動。2021年以來,全市新建公辦幼兒園41所,累計增加學位11600個。針對城區義務教育資源不足問題,實施市城區義務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新建學校10所、改建學校9所、配套建設學校1所,累計完成投資11.9億元,新增學位34090個,“大班額”和“擇校熱”有效緩解。針對群眾反映的優質高中教育資源不夠問題,今年啟動建設咸寧市第一高中。
辦好人民群眾滿意教育,關鍵在于優化教學服務,提升群眾滿意度。
全市教育系統以孩子們“愛上學”、“放心學”、“健康學”為著力點,高質量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在孩子“愛上學”上,全面落實“雙減”政策,進一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全市441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按照“一校一案”,提供“菜單式”課后延時服務,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在孩子“放心學”上,強化“政府一條線、教育系統一條線”的雙線多級聯控聯保責任制,推動控輟保學動態清零向常態清零轉變。今年以來,全市累計資助貧困學生11.35萬人次,發放資助資金1.5億元。在孩子“健康學”上,聚焦學生綜合素養提升需求,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藝術活動,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同時,積極開展青少年兒童近視防控工作,經初步核查,青少年兒童近視檢出率為42.42%,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
陳禮高認為,努力將咸寧的基礎教育提高到更高水平,不僅需要學校努力,而且需要家長發力,更加需要社會協力。
全市教育系統將以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為契機,繼續深入“大走訪”,做實“三張清單”,上好互動“家教課”,共建家校協同育人良好生態。認真組織“大走訪”方面,將組織教師開展家訪活動,全面了解學生成長環境、思想動態和家長對孩子的監護情況,深入探討教育觀念和家庭教育方法,查找急難愁盼問題,確保“訪”有所獲。做實“三張清單”方面,將全面梳理學生家長反映的問題,針對課業學業等教學質量類等風險隱患類、學生資助等民生保障類、體育心理等身心健康類問題,形成問題清單、任務清單、效果清單,明確責任主體,實行項目化管理,促進學校內涵式發展。上好互動“家教課”方面,將組織開展學校“家長開放日”,邀請家長走進校園、坐進教室、走進食堂、走進宿舍,感受學校變化。選派優秀家長代表“現身說法”,用鮮活案例和典型經驗,提升家長育人理念,促進家校優質互動。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查生輝 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