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深圳南山區圍繞“病有良醫”的民生需求,通過全面升級區域醫院信息化系統,持續深化南山區特色的醫療集團模式改革,科學規劃布局區域醫療資源,建立起引導公立醫院主動下沉資源與社康中心分工協作的機制,實現分級診療有效落地,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均等的醫療衛生服務。
“南山醫改是大手筆,經驗值得推廣”,特別是“在資源重組、集團內部管理等方面值得學習”。 2020年,國家衛生健康委領導在全國分級診療制度和醫聯體建設工作推進會上對醫改“南山模式”予以了充分肯定。
近日,在騰訊數字生態大會智慧醫療專場,南山區醫療集團總部副總院長張飛結合與騰訊健康在區域醫學信息中心建設方面的協同合作,帶來專題分享,為分級診療的有效落地貢獻“南山經驗”。
全區影像數據互聯互通,在社康也能看上專家號
目前,我國80%的醫療衛生資源集中在城市,其中80%又集中在大中型醫院,呈“倒三角”的資源結構,而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大部分在基層,呈“正三角”的需求結構。醫療資源的倒三角與醫療需求的正三角導致了看病難。
因此,“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是較為可行的、理想的就醫模式,而要實現這種就醫環境就需要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基本模式。從2009年“新醫改”啟動,中央作出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決策部署,已經13年有余了。實現合理的分診醫療秩序,仍是新醫改以來國家著重要解決的醫改難題。
而在深圳南山區,通過首創“1+C+N”整合模式(“1”為區域醫療總部,“C”為集團成員單位,“N”為轄區其它高水平醫療集團),南山區醫療集團將各組成醫院定位為“高地”、各社康中心定位為“基層”,區域中心成為連接“高地”與“基層”的“彩虹”,并根據轄區疾病譜,形成區域學科聯盟,實現了分級診療有效落地。
這一切離不開全區醫療信息化平臺的底座支撐。如在醫學影像方面,借助騰訊技術優勢,南山區醫療集團就引入AI技術和5G技術,通過影像AI人工智能服務節點、影像云云計算影像處理引擎和影像云系統管理服務器,打造區域影像云平臺,大幅提高了影像的處理速度,實現區域影像數據互聯共享。
在區域影像云平臺上,上級醫院與基層社康可實現遠程協同診斷,醫生和患者不再受就診時間和地點限制,通過區域內醫學影像資料無障礙傳輸和共享調閱,患者不出遠門便可享受到更加權威、優質的醫學影像診斷服務,進而形成區域內醫療資源的最優化、最高效運作,提升基層醫院影像診療水平。
建立強觸達溝通渠道,打造社康服務“南山樣板”
2015年至2019年的《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反映,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數量上已達到了每人街道、鄉鎮和行政村平均至少1家,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擁有量從已達到了每萬名居民2至3名的合格標準;與之相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占總診療人次比例從56.36%(2015年)反而下降到51.95% (2019年),遠未達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比例65%以上的目標。
可見,作為居民“健康守門員”的社康中心僅僅是“在社區”,并沒有“進社區”,這樣的現象幾乎是全國通病,社康中心實力薄弱接不住人,服務能力弱患者滿意度低,人們還是涌入大醫院,分級診療遲遲難以落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把工作重點放在農村和社區,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堅持預防為主,加強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這將促進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不斷增強,讓更多患者能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資源。
為了提升社康中心醫療服務水平,打通分級診療“最后一公里”。南山區醫療集團加快社區健康服務信息化建設,依托騰訊生態連接能力,連通基層醫護企業微信與居民微信,建立強觸達溝通渠道,實現線上線下業務全融合,打造居民健康管理新體驗。
一方面,通過微信工具,南山區醫療集團下屬的每名社康醫生都擁有專屬的企業微信名片,居民微信掃碼即可添加醫生好友,添加社區居民微信好友后,醫生可通過微信消息、微信群、朋友圈多渠道為居民提供咨詢、健康管理等服務。
另一方面,基于微信、小程序端口,南山區醫療集團為社康醫生和居民提供了居民健康檔案、簽約管理、預約接診、在線咨詢、隨訪管理、居民健康服務等工具,并與社康信息系統打通,提供便捷的線上服務渠道。
隨著技術的創新融入,南山社區健康服務信息化建設的成效也日益凸顯。在深圳市衛健委今年公布的2021年度深圳市社區健康服務績效考核結果中,南山區獲得佳績,綜合得分榮獲全市第二名,較2019年推動醫療改革前跨步提升5個名次。
南山區醫療集團的醫改實踐,恰好印證了騰訊健康智慧醫療總經理張國棟在數字生態大會上的發言,依托騰訊積累的400多項企業級產品以及合作伙伴的緊密協作,騰訊健康正在加速構建“數字”與“醫療”的創新之橋。在行業大發展的趨勢下,騰訊健康將繼續加大生態開放,以性能穩定、好用易用、廣泛鏈接、開放兼容的平臺產品為支撐,攜手合作伙伴將這些能力集成到各個醫療應用場景中,形成靠譜的行業解決方案,實現共生共贏。
放眼未來,在分級診療的背景下,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需求將快速增長,基層醫療能力建設備受關注。數字技術作為醫療衛生產業轉型發展的引擎之一,將為優質醫療資源在基層的落地賦予更多可能,實現醫療衛生資源優化配置和醫療健康服務公平可及的目標,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