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南方都市報
今年12月1日是第35個“世界艾滋病日”。專家指出,在我國,盡管艾滋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疫情持續控制在低流行水平,但防治工作面臨新挑戰。目前,公眾對HIV領域仍存在認知缺乏、誤解重重的問題。同時,隨著HIV感染者生存期不斷延長,如何降低長期服藥所帶來的副作用及藥物相互作用、提高服藥依從性,從而改善整體生活質量,已然成為HIV感染者新的治療需求。
為了提升公眾對HIV及艾滋病的認知度,厘清誤區,呼吁“共抗艾滋,共享健康”,“世界艾滋病日”當天上午十點半,南都健康大講堂邀請到國內HIV防治領軍人物之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感染病中心首席專家蔡衛平,為大家帶來主題為《為“艾”減負,擁抱健康人生》的直播講座,直播獲得20.4W+的關注。
《為“艾”減負,擁抱健康人生》直播現場
發生高危行為應及時檢測
“目前,艾滋病仍居我國傳染病報告死亡數首位。近年來,全國艾滋病疫情主要以性傳播為主。”據蔡衛平介紹,其呈現的特點是60歲以上老年人病例明顯增加;青年學生艾滋病例數沒有下降;而值得關注的是,晚發現比例持續較高;合并癥問題日益嚴峻。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感染病中心首席專家蔡衛平
艾滋病已知的傳播方式有三種。一是血液傳播,包括:輸血、共用采血設備、靜脈吸毒。二是性傳播,包括:同性或異性性接觸傳播。三是母嬰傳播。“一旦發生高危行為,應盡早服用阻斷藥物并做檢測。”蔡衛平指出,HIV感染會經過三個階段,首先是急性期,一般發生在被感染的半年內,也是傳染力最強的時期。緊接著就是無癥狀期,這一階段的HIV感染者沒有明顯不舒服,各方面身體狀況都比較正常。如果不予以治療,經過八到十年的時間就會發病,進入艾滋病期。此時如果不進行治療,約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就可能因為各種并發癥而死亡。
“所以要提醒大家,如果真的發生高危行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去醫院、疾控中心做檢測,或者先使用HIV檢測試劑盒居家檢測,試紙呈陽性后再去醫院進一步檢測。”蔡衛平強調,HIV抗體檢測有窗口期,即體內已感染病毒,但尚無法檢出。根據不同的檢測項目,窗口期時間長短不一,一般在兩周到三個月左右。那如何縮短窗口期?“就是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檢測。在HIV暴露以后,有可能1周就能檢測出核酸陽性,2周到3個月即可測出抗體陽性。”
如果檢測出HIV陽性,應什么時候開始治療呢?“抗病毒治療越早越好!”蔡衛平表示,不要等到發展為艾滋病期再采取治療措施。在無癥狀期,堅持長期規范的抗病毒治療將會取得很好的療效。因為這一階段的病毒載量沒有那么高、免疫功能尚未被嚴重破壞。經過及時治療,免疫功能可以恢復到正常水平,也就不會進入艾滋病期。
“簡化治療”等創新治療方式讓感染者受益
隨著“四免一關懷”政策的實施以及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廣泛普及,HIV感染正在從致死性疾病逐步轉變為可防可控的慢性傳染病。蔡主任感慨道:“只要堅持終身服藥,隨著治療水平的提高、更多更好的藥物上市,HIV感染者的壽命將越來越接近正常人的預期壽命。”
既然變成了“慢病”,那就意味著需要長期服藥、長期管理。對此,蔡衛平表示,如何降低長期服藥所帶來的副作用及藥物相互作用、提高服藥依從性從而保持長期療效、改善整體生活質量,已然成為HIV感染者亟待解決的治療需求之一。據介紹,抗病毒藥物長期治療中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血脂異常、腎功能下降、骨質疏松等。醫生需要密切觀察感染者的情況,一旦出現相關診斷指標,就要積極主動進行治療方案的轉換,使用更加安全的藥物。
蔡衛平表示,隨著抗病毒治療藥物的發展,目前已經有了更多療效強、耐藥屏障高、安全性好的藥物可供感染者選擇。據悉,近年來隨著“簡化治療”等創新治療方式的不斷涌現,在減少藥物副作用和提高感染者治療依從性方面有了新的進展。
“簡化治療”并不是簡單地“減”掉一個藥物,而是基于科學組合和臨床研究實踐,在保證抗病毒方案療效的基礎上,通過降低藥物負擔,提升治療安全性,降低藥物不良事件發生風險,實現疾病簡化管理,從而提高感染者生活質量。“簡化治療”具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數量簡化,從一天需要多次服藥簡化成一天一次,甚至每8周注射一次。二是方案簡化,從三藥甚至四藥方案簡化為雙藥方案。“以前感染者服藥是幾十片一起吃,吃完藥肚子漲得甚至不想吃飯,而現在以創新單片雙藥多偉托(拉米夫定多替拉韋片)為代表的HIV簡化治療方案是把兩種藥合成一片,減藥不減效。”蔡衛平表示。
據介紹,拉米夫定多替拉韋片初治適應癥已于2021年底被納入醫保,目前,該藥的獲批適應癥已擴大至穩定轉換的感染者,用于治療已實現病毒學穩定抑制的HIV-1成人及12歲以上青少年感染者(且無病毒學失敗、無已知相關的耐藥)。如果新適應癥在不久的將來被納入醫保,其可及性、可支付性都將大大提升,最直接的意義就是讓更多HIV感染者能夠“用得上藥”、“用得起藥”,從前沿的治療方案中獲益。
HIV感染者心理狀態、精神狀態亦深受關注
社會歧視造成的心理壓力、治療帶來的經濟壓力、用藥對生活造成的不便等等都會引發HIV感染者的心理健康問題。“我和不少專家都參與到‘HIV持續關懷’倡導這一項目中。”據蔡衛平介紹,這個項目是由從事HIV診療防控工作的健康管理者,聯合東亞、東南亞HIV防治水平較領先的國家和地區,共同開展了一系列調研,并針對4個主題提出了倡議,包括:改善HIV預防;改善檢測、診斷和治療;減少歧視問題;提高HIV感染者生活質量等。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感染病中心首席專家蔡衛平和主持人曾姐姐
同時,蔡衛平認為,基層醫護工作者是HIV防控的主力軍之一。應加強對基層醫護人員的職業防護教育和宣傳工作,為 HIV 感染者提供更高質量、更溫暖的醫療服務。“尤其是一些感染者需要到社區管理,或者是遇到出行問題,比如疫情期間,需要依靠基層醫務人員將藥物送到感染者手中。”蔡衛平呼吁,“必須給基層醫護工作者更多的關懷和關愛,特別是在經濟、職稱晉升等方面的支持。”
Q&A
Q:使用艾滋病檢測紙就能檢測出是否感染艾滋病毒,篩查是用唾液還是用什么?
A:唾液、尿液、血液都可以。但不同的檢測物有專門的試劑,不能混用。如檢測結果出現了兩條杠,呈陽性結果,應盡快前往醫院抽血進行確證檢查。
Q:一些特殊場景,如,住酒店,還有在公共場所HIV感染者共用同一個馬桶會被感染嗎?
A:共用生活設施、日常生活、辦公用品,如床單、馬桶、杯子等,都不會導致傳染。
Q:請問和感染者結婚會不會被感染HIV病毒,如果想到生孩子,孩子會被感染嗎?
A:這個情況被稱為“單陽家庭”,除了使用安全套之外,非常關鍵的前提是,HIV陽性的一方必須服用抗病毒藥物,抑制血液中的病毒載量,而且應達到長期病毒抑制。如果男方是HIV陽性,男方把病毒載量控制在檢測水平以下,就可以采用自然受孕方式。如果女方是HIV陽性,女方在懷孕、生產的過程中要一直保持服用抗病毒藥物,把血液里的病毒量控制到無法檢出的水平,這種情況下,新生兒也是安全的。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