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上流傳著一份亞馬遜敗訴的仲裁文件截圖。根據截圖上的裁決,亞馬遜賣家協議第二條凍結資金條款無效,亞馬遜需要解封一位中國東莞賣家被凍結的全部資金,且需賠付12%的利息。雖然,仲裁結果并不是判例,不能對后續的法庭審理或其他仲裁產生影響和約束力,但這些來之不易的勝利,無疑極大鼓舞了國內賣家向海外巨頭平臺爭取合法權益的信心。
一份本應保密的仲裁結果截圖在網絡上流傳
然而,有能力雇請專業律師團隊進行單獨仲裁的大賣畢竟是少數,對于大量權益受到侵害的中小賣家,這條路線顯得有點高不可攀。在許多中小電商賣家活躍的交流群里,都在轉發一個叫“JUSTDAO”的小程序,群內的賣家對這個小程序很好奇,“用這種方式登記提交受損信息對取回我的賬戶資金有幫助嗎?” 在北美銷售五金和電動工具的廖先生問同行們。打開“JUSTDAO”小程序,除了有跨境電商賣家知識產權相關的科普信息,還有“亞馬遜跨境電商集體爭議解決項目”和“PayPal資金被凍結集體爭議解決項目”等專項登記入口。
中國跨境賣家交流群里轉發的JUSTDAO小程序
眾所周知,近年來跨境電商業務蓬勃發展,但進軍海外做電商,無論是自建品牌獨立站,還是依托國際電商大平臺,都繞不開貝寶PayPal和亞馬遜Amazon等支付、銷售巨頭平臺,而由于平臺政策遭受賬號封禁和資金被清零的情況,自去年5月的“封店潮”后愈演愈烈,許多中國賣家因為大量資金被長期凍結或罰沒,經營陷入了絕境。
“我們真的太難了。今年初在海外疫情的影響下,各國疫情管控政策疊加導致港口擁堵,這段時間國際航運缺倉少柜、價格飆升,為了訂單履約,我們把部分訂單換港口、轉空運,千方百計補缺口,但還是有些訂單出現了一定的延遲。”廖先生談到,“可能因為這個原因引起了一些客訴,另外收款金額也因為交付不穩定而波動比較大,我們的貝寶賬戶突然遭到凍結。”
深圳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主任劉偉表示,跨境銷售平臺或付款平臺凍結賬戶的原因非常復雜,很多時候賣家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凍結賬戶,而平臺很少給予解決方案,例如,貝寶賬號凍結180天后本應自動解凍,但經常由于含糊不清的原因被清空。與廖先生境遇相似的老板還有很多,他們會聚在一起討論如何向平臺申訴。一位姓何的廣東老板透露,“被凍結或清空資金而投訴無門已經夠慘了,急病亂投醫的賣家們用搜索引擎查詢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案時,還很有可能會得到一些既不經濟也不合規的解決方式,甚至有不法分子聲稱自己能通過黑客技術或找關系的方式幫助解凍資金,實際上可能是個陷阱。”
跨境賣家與國際大平臺博弈的困境與破局之道
由于涉及到中國賣家信息的搜集和取證,也牽涉到亞馬遜/貝寶管轄地美國的法律和跨境業務,如果賣家各自尋找當地律所處理,不僅成本高昂,而且效率和成功率都極低。
“沒有涉及訴訟但被平臺凍結并清空賬戶的賣家人數眾多,單個賣家受損金額約在幾千到幾萬美元之間。由于對海外法律環境不熟悉,還可能被不法分子‘割過韭菜’,大量中國賣家在無奈之下只好放棄向平臺追討銷售收入”,畢業于復旦大學并在美國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和法學博士學位的資深跨境領域律師張寧表示,“除了大型客戶委托的仲裁案,在為中小企業提供出海運營服務的平臺‘小肥網’的客戶當中,我們發現不少中國跨境企業都有類似的遭遇,迫切需要其他方式追討損失。”
為了更深入、高效解決跨境賣家在海外遭遇的問題,張寧在美國挑選了一批長期從事集體訴訟和仲裁的律師,以及長期關注跨境法律業務的華人律師,聯合國內的律師團隊發起了跨境電商海外權益保護計劃。
據了解,跨境電商海外權益保護計劃與傳統法律途徑最顯著的差異,在于其模式是專為大規模集體仲裁度身定制的,充分考慮到大量中國賣家資金鏈條已經陷入困境,將采取第三方訴訟融資的方式,通過收集海量賣家受損案例,啟動集體訴訟/仲裁程序,進而迫使平臺在權衡成本壓力后達成和解,最終獲得合理的賠償。
跨境電商海外權益保護計劃模式與傳統法律途徑對比
“面對海外銷售和支付大平臺的主導地位,個案交涉往往會被大平臺以‘違反平臺政策’等理由駁回,難以追究其政策是否合理。如果希望扭轉任由平臺單方面處置的被動局面,那么中國的賣家和行業就需要團結起來,形成合力。”跨境電商海外權益保護計劃的國內合伙人之一,負責案例收集和境內運營管理的鄒律師表示。鄒律師長期專注于服務中國企業出海法律合規風險管理,他說,“針對大量中國賣家,該計劃采用了國內用戶更熟悉的微信小程序進行信息收集,并使用法律科技、電子合同等工具,低成本高效生成集體仲裁所需的文書,讓國內賣家登記簽約更便捷。”
全球賣家紛紛行動,中外律師聯手與平臺持續角力
數據顯示,JUSTDAO小程序上線以來,跨境電商海外權益保護計劃已經收集到數千份來自全球賣家的登記信息。計劃的發起人之一張寧律師表示,亞馬遜和貝寶這些條款的受害人不僅僅是中國賣家,在今年2月,在美國就有一起針對貝寶的集體訴訟案例。而針對大公司的仲裁條款,發起萬人以上集體仲裁近年來還有許多成功例子,包括優步美國、TurboTax,Chegg等等。上述這些成功的集體仲裁都有一個共同的法律基礎,所以律師可以批量制作法律文本降低原告方的成本和費用。
根據9月21日外媒報道,在針對PayPal的集體訴訟中,Justitia DAO(JUSTDAO的運營機構)成為了其最新的全球合作伙伴。報道指出,無論索賠金額大小,受害的PayPal賣家都可以通過將他們的追訴權利委托給JUSTDAO,參與到該法律行動中來。跨境電商海外權益保護計劃在美國的團隊律師Bensamochan分享說,該行動剛一開始,就已經有一萬多名原告加入,一旦消息傳開,預計參與的賣家將達到數萬人。
外媒報道JUSTDAO成為對PayPal集體訴訟的全球合作伙伴
“我們希望盡可能匯集更多的賣家案例,利用各個大平臺仲裁條款中關于支付部分原告仲裁費用的承諾對其施加壓力,在公司法律開支有可能急劇攀升的情況下,對方更有機會選擇和解”,張寧表示,“跨境電商海外權益保護計劃會在全球范圍內征集原告,共同行動形成更大的博弈能力,這樣集體仲裁的獲勝希望就會大大增加。”
在了解跨境電商海外權益保護計劃的模式和規模后,廖先生決定聯系JUSTDAO了解更多的信息。“符合條件的賣家只需要提交有關損失的案件資料,通過承諾函確認資料的真實性,再用電子合約簽署一份訴權移交授權即可。”在國內負責相關信息收集的鄒律師反饋,在達到一定案件量或爭議金額后,將會啟動后續的權益保護計劃,“屆時,賣家將需要配合相應的取證調查,也有機會參與集體訴訟/集體仲裁的討論和決策,最終取得和解或賠償金后再抵扣各項法律管理成本。”
張寧律師表示,JUSTDAO小程序和她們的律師團隊已經接到國內外大量關于權益保護計劃的咨詢,賣家們取回合法權益的決心越來越堅定。雖然由于海外平臺的壟斷地位,中外信息不對稱等客觀條件,保護中國的跨境企業在海外的合法權益道阻且長,但是“在創新的法律支援模式、行業與各賣家齊心協力行動下,希望的曙光就在前方。我們相信,只要大家團結一致,就有可能聚沙成塔,逆風翻盤!”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