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座城市都會有條中山路,但只有一座城市真正擁有這個名字——中山。這里不僅是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也是改革開放的先驅,如今它正再度煥發活力,成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前沿陣地。
與這樣有故事的城市共生長,會讓人油然而生“不辭長做中山人”的美好愿景。挺進中山三年來,中南高科走過的每一步都與其深深共鳴,共同書寫著新的時代故事。
四年三園,躬耕中山
說到中山,繞不開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有良好的港口群和廣闊的海域面,是可以比肩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的世界第四大灣區。中山就坐落于大灣區的幾何中心。
以制造業為主的第二產業一直是中山發展的重要動力。“十四五”期間,中山進一步明確將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智能家電家居等作為與大灣區中心城市的優先對接合作產業,加速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服務鏈和政策鏈“六鏈融合”,積極打造大灣區發展高地。
從2020年到2022年,從中南高科·智薈谷到中山城建·中南高科·智慧科技產業園,高科在中山四年布局三個項目,繪制出一幅日新月異的成長圖譜,更從多個維度推動著中山的城市發展,這一切都繞不開四個關鍵詞:
關鍵詞1:城市煥新
隨著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發布,中山站上了新一波發展潮頭,中南高科第一時間躬身入局,于同年簽約中南高科·智薈谷項目。從當初的一片荒蕪,到如今高樓林立的嶄新園區,高科僅僅花了三年時間,將智薈谷打造成其第三代園區的標桿之作,吸引一眾優質高新技術企業入園,更榮獲中國指數研究院認證的“2022中國產業運營優秀項目”,為高科深耕中山開了個好頭。
第二園——中山城建·中南高科·科創園是高科攜手中山城建打造的中山首例國企混改項目,也是高科在中山的進階之作。周邊配套齊全,園內功能設施也一應俱全,一站式解決員工的“衣食住行”,使這里成了名副其實的現代“科學城”。
第三園——中山城建·中南高科·智慧科技產業園是中南高科與中山城建再次珠聯璧合的成果,亦是更具有戰略意義的城市更新項目。以城市舊改為撬動點,依托中南高科產業招商+運營以及中山城建豐富的建設投資管理經驗,為原來的城中村描繪出一片嶄新的藍圖。
時光飛逝,城市拔節。三座園區的步步為營,進一步加深了高科與中山的發展契合度,更見證著中山城市面貌的日益煥新。
關鍵詞2:強鏈補鏈
過去三年是中山產業鏈再培育和再發展的三年。中山政府從政策支持、人才機制、用地供應、招商引資等多方面出臺了強鏈補鏈多種舉措,而中南高科作為同行者,則以實際行動為中山產業鏈水平和競爭力不斷添磚加瓦。
板芙智裝園產業集群以光電裝備、智能數控、專用設備等智能裝備產業為主導,新加坡銘板精密、韓國NPK新材料、香港連達科技、蜀豐科技、聯合光電等眾多國內外龍頭企業紛紛在此落戶。中南高科智薈谷制定精準的招商策略,引入一大批龍頭企業的配套企業,為其提供新材料、精密零件等,既為企業節省了溝通、運輸等多方面的成本,更補足了當地產業鏈關鍵環節和缺失環節,形成一片有機聯動的產業生態。
中南高科與板芙政府共同舉辦政企交流座談會
讓優勢產業更“優”,補足“短板”產業,可以加快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鞏固中山的產業鏈優勢,實現1+1>2的補鏈強鏈效應。深圳鼎信表面處理科技有限公司的入駐體驗表達了園區企業的心聲:“高科的園區非常有吸引力,在這里安家,讓人很難不越來越喜歡中山。”
關鍵詞3:產業升級
筑下良巢后,如何引得鳳來是關鍵。中山雖然有著較好的傳統產業基礎,要想在大灣區發展中占得先機,必須抓住深中通道這樣歷史賦予的重大機遇,企業與城市聯手主動走出去,才能真正從岐江河時代走向灣區時代,擁抱能級更高的新一輪城市和產業全面升級。
以智薈谷為例,起初只有零星本地企業有意向入駐,招商人員調整產業方向,以先進裝備制造、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為產業主導,抓住深圳產業轉移的窗口期,聯動板芙鎮政府數十次往返深圳,增加兩地互動頻率。深圳一向眾盈科技有限公司曾考察過順德等地的廠房,實地探訪過智薈谷后,發現無論是地理位置、產業定位還是產業鏈都更契合企業發展,果斷選擇入駐。
2021年,中山板芙市場監管分局以智薈谷為建設試點,依托高科“2+4+6+N產業服務體系”,打造了全市首個智能裝備制造產業質量基礎設施(NQI)“一站式”服務平臺,成立了首個在深圳設立常設招商機構的中山市級產業發展平臺,成為板芙鎮招引深圳優質企業的橋頭堡。為了更廣泛地展示中山產業環境,高科招商團隊還積極與地方政府聯動,多次舉行政企交流座談會和項目推介會。
梧高鳳必棲。目前,智薈谷已入駐企業70家,深圳企業超50%,其中高新技術企業21家、領軍人才企業2家。凱達威爾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其研發的電子模高指示器榮獲15項國家專利,國內外目前所有相關授權發明專利全部為該企業擁有,技術水平位列國內外同行業界第一。
關鍵詞4:經濟效益
數據是最直觀的語言。我們來看這樣一組數據:
三年的砥礪深耕,為中山孕育下可期的未來碩果。數據背后,我們看到澎湃洶涌的市場力量正在逐漸形成,產業規劃正在完善,融合步伐正在加快,百舸爭流中,中山與高科有志一同,正積極融入大灣區一體化發展。
當助力制造強國的中南高科,遇到“敢為天下先”的中山,伶仃洋上,千帆競發。企業與城市都拿出了開拓探索的魄力與干勁,未來的中南高科將不斷前行,與城共進進階正在發生,藍圖正在落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