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市委、市政府以及市民政局黨組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安排部署,2022年6月24日,深圳市社會組織黨委、市社會組織管理局舉行了社會組織參與2022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暨鄉村振興動員會。
會議對我市社會組織開展“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進行了全面部署和動員。市兩新組織黨工委副書記、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市社會組織黨委書記、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李文海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市社會組織黨委專職副書記郭建主持。
會議采取線下、線上方式進行,部分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社會組織負責人參加了主會場會議,各級黨組織、社會組織負責人、黨員群眾共35356人次參加了線下會議。
會議指出,今年是廣東開展扶貧濟困日活動的第12個年頭,全市社會組織要在過去為脫貧攻堅作出積極貢獻的基礎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論述,深刻認識開展扶貧濟困日活動對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重大意義,積極參與2022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以實際行動體現擔當作為。
會議要求,全市社會組織要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堅持突出重點、聚焦難點,穩中求進、創新發展,推動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取得積極成效。
會議強調,各級黨組織和各社會組織要以開展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為契機,圍繞“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主題,積極參與“6·30”活動。一是層層宣傳發動。向全市社會組織發出倡議書,圍繞“6·30”活動主題,廣泛開展宣傳,講活扶貧濟困、鄉村振興好故事,弘揚公益慈善文化,營造政府引導、社會帶動、全民參與扶貧濟困、鄉村振興的良好氛圍。二是開展主題活動。各級黨組織要加強領導,圍繞“扶貧濟困”、“鄉村振興”兩大主題,拓展個體捐贈資源,擴大社會參與面。三是開展幫扶行動。有實力和能力的社會組織,通過一個社會組織幫扶一個或多個重點幫扶縣,或多個社會組織組團幫扶一個或多個重點幫扶縣的方式參與幫扶。
2022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奮力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的關鍵之年。據悉,在2022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開展前夕,由中共深圳市社會組織委員會、深圳市社會組織管理局、中共深圳市城市建設類聯合委員會等5家黨組織、深圳市社會組織總會等25家社會組織聯合向全市社會組織和各界愛心人士發出了《深圳市社會組織2022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倡議書》,以彰顯中華民族樂善好施、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
《倡議書》提出:全市社會組織和各界愛心人士,要聚焦“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主題,積極參與“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深圳創建國家消費幫扶示范城市創建行動,充分發揮深圳科技、產業、市場等優勢,率先探索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助力鄉村振興。各社會組織基層黨組織要充分發揮黨組織作用,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參與活動,黨員要起先鋒模范作用,帶頭參與鄉村振興活動。
聯合發起倡議書的5家單位共同承諾:本次活動籌集的捐款,將全部用于鞏固脫貧成果和推動鄉村振興,努力促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實現“五大振興”。接收捐款均開具享有稅前扣除資格票據,并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建立專賬專戶、集中監管,及時公開捐贈接收及使用信息,自覺接受審計機關和社會各界監督。
奮進新時代,建設新農村。近年來,我市各社會組織、愛心人士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號召,參與“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慷慨解囊、奉獻愛心,為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做出了積極貢獻。
記者:袁家驊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