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8月27日訊(編輯 李響)今日,中國中信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金融資產”,2799.HK)發布招標公告,擬對發行不超過500億元ABN(資產支持票據)項目選聘管理人與銷售機構,招標截止時間為9月17日09時30分。
財聯社注意到,這是繼7月 “云帆1期”發行之后,中信金融資產下半年發行的第二只超百億規模的資產證券化產品,也是今年以來4大國有AMC發行的首支ABN產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7日,今年全市場共發行388只ABN產品,合計規模3360.31億元,以消費貸款類產品為主,發起機構多以信托機構為主,國有AMC較少參與。
圖:今年以來發行ABN規模前十的機構情況
有業內人士指出,此次招標或計劃將收購的不良債權、抵債資產等打包為ABN,通過銀行間市場向機構投資者發行,不過不良資產ABN需穿透底層資產風險,定價難度高,如此高規模的項目對應標機構的過往承銷業績要求會比較高。
公開資料顯示,中信金融資產前身為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作為以不良資產經營業務為核心的國有四大AMC之一,主要通過子公司提供金融租賃以及基于不良資產的市場化債轉股、不良債權資產經營、特殊機遇投資、房地產開發業務等服務。
AMC作為專門處理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的“清道夫”,往往通過收購、重組、證券化等方式化解金融風險,但國有AMC發行ABN工具的案例并不多見,多見于地方AMC使用。
事實上,地方AMC運用ABN工具處置不良資產已有成熟先例。2019年7月,中原資產管理公司發行27億元債務重組資產支持票據,成為全國地方AMC行業首單以非金融企業債務重組類資產為基礎的ABN產品。該產品入池15筆重組資產,優先級25億元獲AAA評級,吸引平安銀行、中原銀行等多家機構認購,認購規模達56.1億元,認購倍數2.24倍,發行利率4.23%。
此外,2022年6月,河南大河財立方商業保理有限公司發行10億元“中原資產系列”定向資產支持票據,由中原資產作為底層融資人,中信銀行和中原銀行聯席主承銷。該產品不僅是地方AMC行業首單儲架信托受益權ABN,更創新采用“商業保理+ABN”模式,為不良資產處置開辟了新路徑。
業內人士認為,發行ABN能有效破解AMC“資金占用周期長”的行業痛點,通過結構化設計將非標準化不良資產轉化為標準化證券,借助ABN證券化工具將未來現金流提前變現,有助于提升AMC盤活存量不良資產的價值。
也有觀點認為,隨著中信金融資產等頭部機構加大證券化融資力度,不良資產證券化市場正迎來擴容期。這種模式既有助于AMC提升資產周轉效率,也為銀行體系化解風險提供了市場化工具,更通過盤活存量資產為實體經濟注入流動性,在防范金融風險與服務實體經濟之間搭建了高效橋梁。未來,隨著監管環境優化和市場機制完善,ABN等證券化工具有望成為AMC處置不良資產的標配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2024年1月中國中信金融資產正式掛牌以來,公司聚焦主業完成了快速轉型。今年8月18日,中信金融資產(02799.HK)在港交所發布的半年度業績預告,今年上半年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預計約為60億至62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長約12.5%至16.3%,剔除金租公司出表影響,較上年同期增長約23.9%至28.2%。
截至8月27日,中信金融資產報收1.14港元,總市值為915億港元,公司半年報將于8月29日正式對外發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