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2日,德國《柏林報》刊登吳懇大使接受該報發行人邁爾專訪“中國不是風險”。
問:據德《商報》報道,聯邦政府可能在年內出臺措施,以潛在安全風險為由,在德5G網絡建設中逐步排除華為、中興等中國科技企業。您怎么看?
德方希提高自身電信網絡安全的關切可以理解,但不應以此為借口將中德正常經貿合作泛政治化。華為、中興長期在德依法合規經營。
(相關資料圖)
問:它們在德經營大概多久了?
從2G網絡開始,相關中國企業就參與德國電信網絡建設。
問:以前出現過問題嗎?
沒有,從未有過。德方多次表示華為、中興等技術符合德國安全標準。近年來,美國等一些國家不斷抹黑華為、中興,但始終拿不出證據證明其設備存在安全風險。如果德方以莫須有罪名排除中國企業,不僅違背市場公平競爭原則,而且只會損人不利己。中國企業不懼怕競爭,但競爭需要公平環境。中國企業為德國數字化進程作出積極貢獻,現在做大做強了,卻被一些人視作眼中釘、肉中刺,這是典型的過河拆橋。
在此,我還想駁斥一個反復被炒作的偽命題,即所謂“中國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不對歐洲企業開放”,這完全不符合事實。不久前,諾基亞和愛立信獲得中國移動的招標采購,它們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將提升一倍。開放是相互的。我希望德方能為中國企業營造公平、開放、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我也聽說,德聯邦政府正在討論是否要在5G建設中排除華為。如果德方最終作出相關決定,又拿不出實質證據證明所謂“安全威脅”,中方絕不會袖手旁觀,將采取必要措施堅定捍衛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問:中方可能采取哪些措施?
德國人也常說,“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當然,中方也將繼續同德方就此進行充分溝通,共同尋求解決方案,希望有關問題最終能得到合理解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