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開始前問下大家,你的手機都采用了哪些解鎖方式? 經過這么些年發展,目前手機的解鎖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 從最開始的數字密碼到圖案密碼,再到后來的面部解鎖、虹膜解鎖、指紋解鎖等。
數字密碼雖然最早出現,但放到現在依然受到廣泛使用,安全性也相對較高。 甭管其他解鎖方式多么高級便捷,絕大部分用戶依然會將手機數字密碼鎖給安排上。 圖案密碼與數字密碼有著異曲同工之處,9 個點位可以理解為 1-9 這幾位數字。 按照不同點位順次相連,本質上也就相當于不同數字組合。
再說到面部解鎖,以及虹膜解鎖,他們都是利用了圖像技術。 前者包括 2D 面容與 3D 面容兩種方式,3D 更加安全,例如蘋果的 3D 結構光。 而虹膜識別理論上來說是目前最安全的解鎖方式之一。
(資料圖片)
因為虹膜是人體非常特殊的生物特性,其具有超高準確性、極難偽造等特點。 但目前虹膜解鎖技術還不夠成熟,實現難度較大成本較高,因此暫時并未獲得智能手機廣泛支持。 再回過頭說說指紋解鎖,其實世界上第一臺指紋解鎖手機可追溯到 1998 年西門子公司推出的 1088。
可惜的是西門子 1088 僅有工程樣品機,最終沒能得到量產。 直到 2011 年摩托羅拉推出的 ME860,才算正式將指紋解鎖帶入了量產機領域。 然而該手機在當時太過冷門,沒能獲得消費者廣泛認可。
后來蘋果公司的 iPhone 5s 首次為 Home 按鍵帶來了按壓式指紋解鎖。
同時將指紋解鎖與移動支付相結合,真正為用戶帶來了軟硬件協同體驗。 至此,各品牌智能手機開始跟隨步伐,正式進入指紋解鎖時代。 背部指紋、側邊指紋、屏幕光學指紋、超聲波指紋,各種指紋技術層出不窮。
直到目前,指紋解鎖已成了智能手機標配,同時也是大家最廣泛使用的一種解鎖方式。 但就在最近,騰訊安全玄武實驗室和浙江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漏洞: 通過一種名叫「BrutePrint」的新攻擊手段,可暴力破解智能手機上的指紋,從而獲得控制權。
該手段利用了系統漏洞和指紋傳感器的設計缺陷,可以通過不斷提交指紋圖像,直到匹配到用戶注冊的指紋。
攻擊者只需要借助公開的指紋數據庫,以及一個成本約為 15 美元的串行接口設備就能實現。 他們測試的手機樣本包括安卓、鴻蒙以及 iOS,特別是安卓和鴻蒙設備可以被無限次暴力破解,iOS 設備則具有一定保護機制。
不過目前研究人員已經向手機廠商報告了該漏洞,咱們只需要等待修復完善解鎖保護策略。
咱們普通用戶也不必太過擔心,大不了暫時先停用指紋解鎖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