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投資要點:
叉車銷量長期平穩增長,與制造業周期呈現較高相關性。 中國叉車銷量 2011-2022 年 CAGR 為 11.6%,長期來看維持平穩增長態勢。全球叉車銷量 2011-2021 年 CAGR 7.7%,中國叉車銷量占全球的比例從 2011 年的 33.3%提升至 2021 年的 55.8%,已成為全球重要銷售市場。以 PMI 同比增速及叉車銷量擬合來看,叉車需求與下游制造業景氣度關聯度較高;伴隨快遞業放量, III 類倉儲叉車加速替代傳統板車,叉車與物流相關性明顯增強。
非 III 類電動化率提升空間較大,叉車電動化值得期待。 叉車銷售電動化率從 2014 年的 30.6%提升至 2022 年的 64.4%,電動叉車、內燃叉車銷量 2014-2022 年 CAGR 分別為 29.5%、 5.9%,叉車電動化率持續提升。 中國非 III 類叉車銷售電動化率從 2014 年的 16.2%提升至 2021 年的 22.5%, 2021 年歐洲/全球非 III 類電動化率67.2%/40.2%, 對比來看,中國叉車實際電動化水平提升空間仍較大。 中國 III 類叉車鋰電化率從 2017 年的 3.5%提升至 2021 年的53.2%,非 III 類鋰電化率從 2017 年的 6%提升至 2021 年的 39.9%,受益于鋰電性能相比鉛酸電的多方位優勢,鋰電化率高速提升。鋰電使用使電動叉車可替換內燃叉車的場景區間大幅擴大,有望助力叉車加速電動化替換。
鋰電化助力,出口加速動力充足。 中國叉車出口占比從 2012 年的24.9%提升至 2022 年的 34.5%,在 2012-2019 年間呈現波動,在2020 年后抓住海外產能受限的契機,出口占比持續提升。 2021 年中國內銷、出口鋰電化率分別為 35.7%、 77.4%,非 III 類內銷、出口鋰電化率分別為 39.7%、 40.2%,鋰電叉車出口已獲較高的認可度。中國叉車交貨周期較短、價格漲幅較低,叉車出口有望加速。
雙寡頭格局已成,β屬性影響較為顯著。 國產雙龍頭安徽合力、杭叉集團 2021 年銷量已達到 27.5、 24.8 萬臺,占據全球銷量第 2、 3 名,僅次于國際龍頭豐田。安徽合力、杭叉集團國內市占率為 25%、22.6%,已具備較大份額,國內已現雙寡頭格局, 較穩定格局下,兩家公司已積累成熟的生產銷售鏈條及品牌認可,疊加叉車 B 端應用的高粘性,兩公司產品定價能力較強、降價壓力較小。 安徽合力、杭叉集團叉車銷售均價較豐田等國際龍頭仍有差距,叉車單價仍有提升空間。 雙寡頭格局下,安徽合力、杭叉集團兩家公司整體屬性較為接近,經營與業績變化主要受行業β屬性影響。
首次覆蓋,給予叉車行業“推薦”評級。 1) 非 III 類叉車電動化率水平提升空間較大,叉車換電帶動需求擴容; 2) 鋰電化助力叉車出口,行業增長潛力較強; 3) 制造業復蘇周期中,叉車行業有望充分受益。
重點關注個股: 安徽合力、杭叉集團。
風險提示 1)制造業復蘇不及預期; 2)叉車電動化認可度不及預期;3)原材料價格波動; 4)叉車出口不及預期; 5)國外品牌競爭加強,重點關注公司業績或不達預期; 6) 中國與國際市場并不具有完全可比性,相關數據僅供參考。
關鍵詞: